第(1/3)頁
“他們的將領(lǐng)趙括派出精銳士兵并親自披掛上陣率領(lǐng)這些部下與秦軍搏殺,我秦軍威武,當(dāng)場射死了趙括。”
“趙括一死,隨即趙括的部隊大敗,士兵四十萬人向武安君投降。”
“當(dāng)時武安君面臨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因為趙軍發(fā)兵四十萬,人數(shù)實在是太多,和我秦軍的兵力幾乎是一樣的。”
“武安君對眾人道,之前秦軍拿下上黨,上黨的百姓不甘心做秦國的臣民而歸附趙國。趙國的士兵變化無常,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要出亂子。”
“于是武安君就欺騙趙兵,答應(yīng)接受他們的投降,隨后某一天就把趙國降兵全部活埋了。”
“當(dāng)時武安君先讓趙國的士兵交出武器,說是要接受他們的投降,等到趙國士兵交出武器之后,就讓士兵持著武器把趙國降卒趕入了深坑。”
“趕入深坑之后,又是連續(xù)餓了趙國士卒三天,趙國士卒接連得不到食物補給。又在戰(zhàn)壕里被餓了三天,便互相食用。”
雖然不至于聽到這些就會吐的地步,但是當(dāng)望著這些遍地殘骸,聞著腐爛的陳舊的尸骨的味道,一幅幅人和人之間互食的駭人場景自然而然浮現(xiàn)在腦海里,就在這些戰(zhàn)壕里,就在這些深坑里。
眾人都感到背后脊骨發(fā)涼。
這時候,大家忽然明白了,為什么這座山谷看起來鬼氣森森,總是讓人有不好的感覺。
是那種冤枉、仇恨、絕望的心念,始終徘徊在這個山谷里。
眾人踩著腳下的土地,都是感到心中一片蒼涼。
很多事,大家一開始未必都是愿意這樣的結(jié)果,但是結(jié)果卻往往讓兩方都難以面對。
信倒是一如既往地冷酷,“如果趙國不亡,那么滅亡的就是秦國。當(dāng)時趙國和秦國,彼此都在爭奪誰是天下最強國的位置。倘若我秦國輸了,趙國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
“好在,上天給予秦國機會。世人都說我秦國無德,是虎狼之師。可是按照六國的理論,只有有德者才能稱天下。可最后結(jié)果是秦國贏了,趙國敗了。”
“后來武安君只留下年紀(jì)尚小的士兵,一共二百四十人,將他們放回趙國。此戰(zhàn)前后斬首擒殺趙兵四十五萬人,趙國上下一片震驚。”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趙國人自然更加痛恨我秦國。而我秦國時至今日,也始終不敢對趙地掉以輕心。”
“從昭襄王開始,便不斷地遷上黨、長平一帶的百姓,去往我秦國的隴西,巴蜀之地。如此反復(fù),整整耗費了幾十年的時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