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首先慶祝小島地震。開年大吉大利!】
淳于越自圓其說后,告訴胡亥,他是臣子,必定要服從君王。
開始探索將禮儀道德和法治制度結合起來,去實現(xiàn)儒家一直以來追求的政治理想。
儒家認為,政治應該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上,主張為政以德,“明明德于天下”。
所謂德,就是指處理各種人際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
就是說,做君王,就要講仁義;做臣子,就要敬君王;做人的兒子,就一定要孝順;做人的父親,就一定要仁慈;和人來往要用誠信。
以上所述,幾乎是從古至今,壓根沒什么人去做到的。
而且儒家的理想,建立在一個重要的前提上。就是說,要依靠人的道德來維護這些人際關系秩序。
聽起來就很荒唐,做起來更是四不像。
可淳于越能做到,所以他雖然像個呆板的木頭,不被大多數(shù)人喜愛,可是卻又讓很多人發(fā)自內心佩服他。
在做了這件事后,淳于越就變得十分不自然。
到了什么地步呢。
他見到人,開始主動回避,生怕別人看到他。能在咸陽宮里擔任官職的,那基本上都是天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才。
大家穿著袍服,抱著竹簡來來往往。
淳于越一見到他們,就假裝沒看到,鉆入一個宮殿;有時候又專門挑選一些小道去走。
那像淳于越這樣地位、身份的人,大家見到都是巴結還來不及。
所以平日里眾人見到淳于越,那都是非常恭敬,會說很多好話,以希望淳于越能夠在大王、太子或者是廷尉李斯面前說些自己的好話。
淳于越這般逢人就躲,避而不見人。
自然讓這些人感到不滿,甚至生氣。他們是滿腹疑竇和惡意揣度。
這一不高興,眾人就聚在一起,說淳于越的壞話。
淳于越和宮女擦肩而過,他們就說淳于越和宮人有了奸情。淳于越對待宮中宦侍十分尊重,他們就說淳于越這個人在向大王的近侍行賄。
這古往今來,說閑話就是不犯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