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楚人處在一種戰敗失落的情緒中,四處都是同胞的尸體,而秦人則是抬頭不見低頭見。 歷經長葛屠殺一戰,楚國人對秦人的抵觸越發的大。 就是因為這個,扶蘇幾次想要來長葛稍微安撫一下楚地鄉民,都被蒙恬等人極力攔下。 扶蘇覺察出事情的棘手,難道說,這楚人未來還非得再和他們秦國打一仗? “這秋收之后,便是一年期滿。楚人至今未有再用兵之意,只要等到秋收那日,我的預言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到時候秦兵士氣大振,楚人必敗。” 蒙恬抱拳,“太子一箭雙雕,這楚國,已經是我秦國囊中之物了。” 李信也侯在一邊,只是安靜地站著。 自打年祭后打了那一仗,雖然說是驚心動魄,滿足了他馳騁疆場的希望,可是終歸是打了半個月不到,就在新鄭閑住了五個月之久,李信只覺得他身上現在已經長毛了。 “秋收日到了,屆時我就要回到咸陽了。” 李信聞言,倒是有些不愿意。他倒是很喜歡扶蘇這種指揮方式就很好,讓將軍在外驅策,指揮士兵隨機應變。而且太子喜歡打巧仗,喜歡行險。 真男人嘛,都喜歡玩刺激的。 只是李信沒有說出自己的想法。 因為他很難在大王和太子之間做抉擇。他既喜歡追隨霸道的大王,又喜歡侍奉太子這樣對屬下不那么壓迫的人。 “攻打楚國的事宜,還沒有議定呢,也許大王會命令太子主持攻打楚國和齊國的事情。畢竟,當初這計劃是太子制定的。”蒙恬眼中含著光,他對扶蘇很有信心。 “我已經向君父上奏疏,陳明我的心意。要不了多久,君父就會下發新的命令。” 扶蘇說完后,吐了一口息。 他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可是手中沒有權力,捉襟見肘。再者他沒有同黨,支持自己想法的人太少了。 “這太可惜了。太子您已經向全體秦國將士證明您的軍事能力非常高,軍中將士沒有人對您不感到心服。” 這時候,李信站出來說了這樣一句話。 “太子本就擅長韜略。此次攻打楚齊的計劃是太子制定的,這已經是一件大功;這次計圍楚軍,大敗項燕,又是一件大功。其實楚國已經敗了。太子回去不回去,這次攻打齊楚,首功都當推太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