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讓儒家成為軛架,套在國家的馬車上,讓君王施加仁政。
張蒼聽著這話,莫名想到了身在咸陽的那個人。
這字字句句,仿佛都在針對那個人。
雖然但是,張蒼還是決定跟著扶蘇干了。
施加仁政,匡扶正義,這才是君子所為啊。
這一晚上過去,扶蘇和張蒼就達成了某種默契。從此他們有著共同的政治理想。
單純的張蒼就這么跟著扶蘇干了。
他迫切地希望找到新的方法,從師父對儒家的理論發展方面出發,主要從制度上出發,按照太子的構想,寫出一套完整的理論制度來。
從這一天開始,張蒼就開始重新溫習他老師當初的著作,以及儒家流派的經典書籍。
不管是什么書,他都要拿來看。
扶蘇對此大力支持,在潁川郡新鄭以及周遭地區搜尋各種書籍,都拿來張蒼翻看。
一時間,張蒼又成了扶蘇麾下最讓外人眼紅的人物。
能得到太子這樣厚待的人,迄今為止,他是第二個。
灌夫作為衛率,那也是相當辛苦的。平旦,太陽尚未露出地平線,天剛蒙蒙亮,金雞尚未打鳴。
混沌的黑暗,才慢慢地從大地上褪下。
灌夫已經早起布置人手,檢查車馬,清點人數。他路過張蒼的房舍時,見到里面的門大開著,一走進去,見到張蒼正在里面看書。
灌夫湊了過去,看到張蒼手中始終都是那幾本書,孔子寫的《春秋》、孔子及其弟子編著的《論語》,孟子寫的經典書籍。還有就是他的師父荀卿寫的書,再就是各國名士在王室貴族的資助下,合力編著成的經典。
灌夫感到很納悶,自從那一天張蒼和太子等人在郊野散步回來后,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讀書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一開始,眾人只覺得御史張蒼這個人的行為很新鮮。讀書讀到閉門不出,實在稀奇。也有人因此不喜歡張蒼,因為大家都在做別的事情,只有他跑去讀書,顯得就他特殊點。
后來眾人就發現,張蒼這個人,實在是厲害得不得了,因為他能堅持下來,這接連一個月,他都能堅持每天讀一本書。
一眾弟兄們便都很佩服他。
現在大伙兒都明白了,為什么太子對張蒼這么好。
不過灌夫看來看去,他發現這張蒼老是讀同幾本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