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熟讀古今群書的他,知道扶蘇打贏的這場戰役意義有多大,更知道這件事的難度有多大。 “要完成這樣的一場戰役,若非指揮有方、調度得體,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只會一敗涂地。” 這一次贏了,確實是扶蘇靠本事贏的。可是有一件事,大家都想錯了。 “這一次,還是有天相助,否則我不能成事。我并沒有要引誘項燕帶領楚人進攻我秦國城池。我的本意不過是守城罷了。我命李將軍前去偷襲平輿,本為的是讓楚人軍心大亂。” “可是沒想到,項燕此人,他竟然在那種情況下,還能做出冷靜的判斷,想到前來襲擊我新鄭。實在是不一般。” “項燕此人,他其實很有謀略。只是可惜,天命在秦不在楚。楚國人心分散,世家互相勾心斗角,各自為政。倘若他們能夠同心協力,團結一致,稍加用心,在后方攔住將軍信,我秦軍必然要遭到大敗。” 這些話,是給在場所有秦國將軍們說的。 扶蘇始終很冷靜。 他始終記得歷史上秦國是被楚國滅亡的。 楚國的實力十分強大,老舊貴族也十分頑強,沒有那么容易被擊敗。 “此次我們雖然贏了,不過不可以掉以輕心。否則會給楚人可乘之機。” “我還是堅持原先的計劃,我秦國厲兵秣馬,待得時機成熟,一舉發兵攻打楚國。請廷尉回去之后,告訴君父實情。” “這一次我秦軍能贏,實在是因為天命在秦國,在君父;楚國實力仍存,不可以掉以輕心。臣希望君父可以支持我繼續在楚地戍邊。” 到此之時,就是李斯也不得不服扶蘇。 打了這么大一個神仗,若是別人,早就飄的找不到東南西北了。可是太子卻不僅能夠這么冷靜,反而還能考慮到這么多的事情。 不愧是八歲就被拜為太子的人。 “臣回到咸陽,一定會將太子所言以及在新鄭城中所見所聞,如實稟報大王。” 這不是扶蘇和李斯第一次合作了。 上次他們合作,還是因為主持文字改革事宜。 當時扶蘇就領教過李斯的能力。 李斯這個人,做事踏實謹慎,很少居功驕傲,為人處世也很有一套,幾乎不得罪人。對局勢的把握非常敏銳。 他的才干在秦國朝堂之中,那是數一數二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