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反正,你干啥都行,別說自己要做好人,要行仁義。
“什么仁義不仁義的。現在這陽瞿,是我們秦人的地盤。修固城池,是為了加強防御;修補河道,是為了增加糧草;恢復馳道交通,那是為了方便大軍行進。”
“為帥者,要從大局考量。”
這一番話下來,其實沒有多少人相信。
他們只是從這些事情里確信了太子扶蘇真是個仁義君子,對庶眾是真的好。
眾將也都很配合,齊齊道唯。
李信倒也佩服太子。看看太子的言行舉止,他相信未來的秦王,必定是萬民擁戴。
“你們知道嗎,陽瞿這個地方,是曾經夏王啟進行君臺之享的地方。這可是個風水寶地,若是治理的好,以后可以成為一個物產豐饒的大城。”
“在上古時期,天地間陽多雨足,水草豐茂。各種各樣現今已絕跡的動物生存在江、河一帶。”
“陽瞿這個地方,在上古時期就一直有大象、水牛、竹子等,處處欣欣向榮、色彩斑斕繽紛。”
“當韓國開國之君韓景侯率部下來到此地見到諸多奇景和珍惜野獸,他便連聲贊嘆:“陽哉翟也,陽哉翟也!”隨從的文武大臣也都連聲附和著:“陽哉翟也!”“陽哉翟也!””
“于是,此地便被稱為“陽翟”。”
“這座城池,夏王啟曾在這里會盟,韓國開國君王埋葬于斯。這么多英靈被埋葬此地,更有許多人才出生于此地。好好安撫這一帶的百姓,可以得到當地神靈的庇佑。”
秦國高官不相信仁義這一套,可是他們信邪啊。
他們非常迷信鬼神之說。
這么一解釋,這些將軍自然興沖沖地領著士卒們去修城修道。
張蒼跟在最后面,忍不住用佩服的眼神望著扶蘇。
太子這個人,在秦國國內這樣的環境下做這些事,實在是不容易啊。
――
楚國都城壽春。
這個時候,項燕已經準備出發對陣秦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