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嬴政今天沒有在處理政務,這幾天,朝中生出一些流言。 有些將臣在私下飲酒時,大談周天子當初分封天下的事情。 嬴政看著眼前的沙盤,沙盤上的大多數(shù)城池,上面都掛著秦國的旗幟。 這些城池,都是屬于自己的,怎么能分給臣子。 這些臣子,一旦等到他們到了自己的封地,到時候不是互相結交反攻寡人,就是自己益地擴張千里,意圖和寡人爭鋒。 分封,養(yǎng)虎為患之策。 在好幾日愁眉不展之后,嬴政越來越意識到,秦國的郡縣制是多么正確,官僚制度比起世卿世祿制也是歷史的進步。 作為秦國的繼位之君,他要做的就是繼承這樣的體制。 而今的秦國,之所以能夠被擰成一股繩,靠的就是法、統(tǒng)一的郡縣制。 趙高守在嬴政身邊。 他近日已經(jīng)顧不得嬴政心里都在想什么,更不要說為他分憂。 當王后宮里的眼線被一劍插死,而王后和太子對此只字不提時,他就知道事情大了。 原本只是一點小小的利益糾紛,現(xiàn)在倒好了,王后和太子母子兩個和我是非要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才行了。 他若是再想不出個辦法來弄死,他就要死了。現(xiàn)在擺在他面前的道路有兩條,一是卷錢逃跑,二是和太子一搏。 帶著財貨逃跑,到時候隱姓埋名,倉皇逃竄不說。從此自己可就沒有了眼前這這一切,功名都和自己再沒有關系。而且還會有被抓回來處死的風險。 只有和太子一搏,到時候也許死馬就變成活馬。 只是,這可就事情大了。 他要謀劃殺害的人是秦國的王后和太子。 如果要做成這件事,那就只有一個辦法。 謀劃大王和太子反目成仇,只有這樣,他才能夠躲在大王的的袍澤之下,不僅能夠全身而退,而且還能不讓這筆血債落在自己身上。 趙高躬身站在嬴政身后。 大王,這可怪不得我。 您的王妻與太子非要殺了我,如果我不反擊,到時候死的就是我,死的將是我的女兒。 趙高想清楚之后,便來到了嬴政身前。 “大王近日一直愁眉不展,不若去上林苑散散心。” “說的不錯。備駕。” 趙高一向聰明,若是旁人站在他這個位置一定問東問西猜測心意,只有趙高完全規(guī)避了這些誤區(qū)。 趙高很了解嬴政,剛強威武的表面下卻藏著一顆最是重感情的心。自己無聲的陪伴對于大王來說就是最好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