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今我秦國要去攻打六國,國中兵源并不充足。事實上太子原先的奏議非常明智,讓所有的將士都停下手頭的戰事,專心致志鎮壓安撫郡縣庶眾。” 自己唯一的長處就是心理素質好,面對嬴政這樣的父親,懂得抱他的大腿而不是當面忤逆他;唯二的長處則是知曉歷史,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可以預判對手的預判。 “微臣的言辭或許不中聽,可是臣還是要說。” 但是照秦國國內的情況來看,仿佛未來的天下要講求和平,非得在秦朝建立后再打一架不可。 在他們看來,仁義是最要不得的東西。 “是以臣王綰恭喜太子,太子能夠通過這件大事上明白治國治人的道理。這些事情對太子來說可以受用無窮。” 還好他在眾人眼里只是個孩子! 嬴政看著眾臣都對扶蘇你一言我一語教導著,自己原先的擔心也落地了。 扶蘇自己也有些焦慮。 可如今敵眾我寡,形勢不妙,我只能暫避鋒芒。 “因為發了第一次獎賞,士卒中就會有人渴望第二次發放。這個時候,他們的心思就已經不在戍守邊疆上,而是整日想著如何去得到那些獎賞。” “以太子的年紀,能夠看出這樣的問題,本屬不易。難得的是太子想要通過自己的辦法去解決。” 因為他發現,歷史上的公子扶蘇并不是個無知的政治家,他還是有些東西的。 “時至今日,我秦國從未有過士卒不滿的情況發生。” 在這官僚體系已經具備規模的秦朝前夕,扶蘇已經預感到了未來兩千年的官場黑暗污濁的程度。 但是從這些人的反應來看,自己要在秦國推行改革,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到時候,剩下來的是秦朝的天下還是漢朝的天下。 今天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自己能夠有下臺階的機會,都是因為有嬴政在吧。 只要他能改正自己的錯誤,以后就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且人本就都是貪生怕死之輩。倘若戍守郡縣就能得到獎賞了,那么大家一定對戍守郡縣的事情趨之若鶩。到時候大王若是再要征集兵馬前去上陣殺敵,又會有多少人愿意前去呢。” 這還是第一回,而且是嬴政身邊最信任、最得力的幾位大臣聯合起來指出自己的錯誤。 而且越是處在太子這個位置,扶蘇有時候發覺自己和歷史上的太子扶蘇在政見上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 “我沒有不高興啊。”至少從表面上來看,扶蘇現在確實沒有不高興。他穿著白色的深衣,佩戴著瑩綠色的玉佩,抱著棋盤解悶。 “太子為什么不高興呢?” 馮去疾慨然一席話,卻也把問題都剖析明白了。 秦國的高官們摒棄道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