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斯一聽這些例子,立刻就想到這是韓非文章里的。 李信聽得十分清楚,當扶蘇把問題拋回給他時,他頓時恍然大悟。 “太子高見。” “當一個人見識的事情不夠多,觀念狹小,僅僅局限于小小的一方天地。那么他做起事情來,就總是容易只能著眼于局部而微小的地方,從而讓大局失去控制。” 而滿朝文武,也同樣被這個問題所吸引進去。這個問題就像個沒有底的漩渦,很多人都陷入進去無法自拔。 “楚國販賣珠寶者,他本就是為了去賣掉珠寶,所以才把盒子裝扮的非常漂亮,好讓鄭國的人看到珠寶后想要去買。” “在攻打完楚國之前,就要做好準備如何在未來治理楚地,安撫楚地的百姓。” “如果做不好這些,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秦君為公主的境遇傷心,楚國的賣珠者賣掉了所有的盒子,最后卷著珠寶回到楚國這樣的事情。” “楚國的商人本來就沒有做錯,甚至他做的非常對。給珠寶潤色,再怎么費力,都于事無補。可是效果卻并不是他所期待的那樣。” “楚國販賣珠寶的人,難道他的本意是為了去賣盒子嗎?當然不是。” 大家伙饒有興味地看著太子和都尉李信。 眾臣都說著。 “比如,一個大齡未婚的女子前去卜卦詢問她何時能夠出嫁。可是未婚的女子心里很著急,她卜卦的時候心里卻想的是,我今年能不能出嫁。” 李斯也暗暗琢磨,不過他很快就想到了答案。 “醍醐灌頂啊!” “原本要考量的問題是如何攻伐楚國,但是李將軍卻把問題變成了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戰勝楚國。” 因為他過分地盯著靶子,就導致射箭的時候手勢出錯。 當看著扶蘇在殿下侃侃而談,嬴政想到了當初和那個人促膝長談的場景。 “如今秦國要去攻打楚國,這要考慮的就是方方面面的事情。首先就要考慮到,為什么我秦國要去攻打楚國,為的自然是一統天下;其次要考慮,秦國攻打楚國未來會發生的各種事情。” 扶蘇的話,引起了秦王政的興趣。 “用秦國龐大的軍隊力量去攻打所剩無幾的趙國,弱小的代國,狹小的燕國,這時候打仗根本需要運用的韜略只是如何快速的殲滅敵軍。” “如果楚國的賣珠者真的這么做了的話,那他才算是沒有白白制作盒子。” “秦君出嫁公主,如果考慮的不僅僅是凸顯秦國的實力,彰顯公主的尊貴,而考慮到未來公主在晉國的處境,那么他就會想到,不僅僅要給公主配備眾多滕妾前往,同時還要讓這些滕妾的容貌都不如公主的容貌,讓滕妾的才能都不如公主的才能,讓滕妾的德行比不了公主。” “現在,李都尉還覺得,攻打楚國,可以用二十萬兵力嗎?” 做君王的人,有時候什么都不會才對。 “那么這時候的用兵,自然就不合時宜。” “那么這樣的商議又有什么用呢。” 太子曾經得到過韓非的教導,他本就善于言說,都尉李信和他辯論,不能說會輸,而是一定輸得很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