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都尉以為以我的能力,能帶多少兵馬呢?” 李信陷入了思考,以太子的聲威再加上他空白的戰績,最多也就五千人吧。 李信看著太子,認真的說著,“太子可將兵五千。” “竟然只有五千?”扶蘇語氣和神色分外平靜,心里卻咯噔一下。 這小子這么實在的嗎。 居然敢當著秦王和本太子的面這么實誠。 “太子聲威雖高,可是畢竟沒有作戰的經驗。行軍打仗,靠的就是隨機應變,事前預測出敵軍接下來的作為,并且做好部署。” 扶蘇這邊才納悶,這善于帶兵打仗的人,都是沒什么城府心計的嗎。 自己問他什么,他居然都直說了。 “其實我覺得,帶兵打仗的話,五千也就夠了。”扶蘇說著。 若是旁人定然要覺得扶蘇是夸口,可是李信聞言卻眼前一亮,他拍了一下大腿,“太子所言甚是!這帶兵打仗,本來就講究出兵巧妙,若是帶的人數太眾,兵馬未至,塵土先飛揚而起,這種情況下,就給了對方準備的時間。” “可是這種奇襲,講究的是后方有龐大的軍隊以及充足的糧草供應。若是沒有這兩者,奇襲雖然出兵巧妙,可是若是遇到強大的敵軍,并不能奏效。” 僅僅是只言片語,扶蘇身上的氣質和言談舉止給李信的感覺是太子非常謙和,和傳聞里那個怒殺燕丹的人大有出入。 看著太子一身少年氣,英俊瀟灑,再加上溫和的性情,平靜的語調,和威儀堂堂、說上半天只給只言片語回復的大王比較起來,還是太子更好相與。 李信和太子說了幾句話,早就在無意識間放下了戒心。 “那就快。出兵講求的就是時機,只要我們動作夠快,只有我們追敵軍的份,敵軍應付我們還來不及,更不要說追擊我們。” “我以為,帶兵打仗重要的是在穩妥中逐步取得勝利。身為主帥,要考量全局,不能只想著顯露自己的威風。作為主帥得考量糧草的供應,軍隊的部署,在努力爭取戰爭的勝利的目標前提下,同時還要做到保證我方的實力,盡量減少我方的傷亡數量。” 李信聽到這話,明顯一怔,他記得好像有人曾經對他說過類似的話。 “太子,做主帥和做前鋒是不一樣的事情。做主帥確實要考慮很多事情,可是做先鋒只需要爭奪時機,占領高地。臣就喜歡這么做,而且屢試不爽。” 扶蘇只有紙上得來的經驗,他拿不出實戰證據。 嬴政望著下方的李信和扶蘇你一言我一語,二人說的正起勁,完全沉浸在他們的世界里,他們完全忘記了還有自己這個大王在。 這李信也不過三十歲,和寡人正是年紀相仿,和扶蘇這樣毛都沒長齊的孩子談起兵法來倒是比剛才講述如何攻打楚國要顯得興致勃勃。 “寡人讓你們說如何攻打楚國,不是讓你們在這討論兵法。”一道聲音從二人正上方傳來。 二人同時看向嬴政。 李信后又看了看太子,他是太子,他應該先說。這個尊卑的道理,我還是懂的。 扶蘇則道,“扶蘇畢竟久居深宮,沒有親自到過戰場;李都尉身經百戰,勝績頗豐,不妨由李都尉先說。” 等你說完我再說,我專挑你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