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迎接王翦入城的道路是被提前清場過的,所以街道上空無一人。 但是被士兵用拒馬樁攔起的道路外側,無數咸陽百姓都聚集在外側。 他們歡呼著,凱旋而歸的將士之中,就有他們的父親、兒子、兄弟。 他們呼喊著自己親人的名字。 有士兵聽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自然招呼回應;可是有些母親、妻子、兒女,無論她們怎么呼喚,他們的兒子、丈夫、父親都不會回答他們。 戰爭是勝利了,但是有些人永遠地留在了遙遠的戰場上。 ―― 王宮里又熱鬧了起來,氣氛非常熱烈,如火如荼。 宮殿里擺放著鮮紅的花,到處都被渲染著喜氣。 這時候的咸陽城,那是真的猛將如云,賢士名流聚集一地,熱鬧非常。 一個慶功宴,算上文武大臣,再加上立下功勛的將士,少說也要二百人。 作為七雄之一的秦國,它最鼎盛的時候,莫過于此了。 秦王坐在王座上,享受著勝利的喜悅。 相比之下,前些日子被嬴政收回了爵位和封地的昌平君,他就像是秋天無人采摘的老瓜一樣,整日無精打采。 他被扶蘇請到了羽陽宮里,作為扶蘇正式的太傅,熊啟從沒想過要教扶蘇一點東西。 他只是在等機會,等到嬴政一出錯,他就要鼓動太子起事。 但是在起事之前,太子要拿到軍隊的符節,起碼得有數十萬的兵力,這樣才能殺入咸陽城。 熊啟坐在羽陽宮主殿里的席子上。 來往的奴婢、宦侍、郎衛在見到昔日的丞相之后,一個個都要行禮。 因為熊啟的到來,羽陽宮里的氣氛忽然就變了。 過去,這個宮殿的主人是個說一不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少年太子,宮里上上下下都圍著這樣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這些宦侍的心情也和其他宮殿的人大不相同。 但是熊啟來了后,大家都開始有所顧忌 這是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其他宮殿喜氣洋洋,歡聲笑語一片。 嬴政犒賞三軍不止,還對宮里的人都進行了相應的賞賜。 羽陽宮里的人雖然也得到了賞賜,但是大家都低聲地慶祝著喜悅,宮里上下的人都覺得缺了點什么。 昌平君也不帶扶蘇入室內授課,更不對他講道理。 只是一個人盤腿坐在宮里的席上,抬頭望著高而遠的天空,一坐就是一天。 路過的人總是見到昌平君望著天上的云朵,捋須沉思。 他在為扶蘇準備一條萬全之策,怎么才能最快驅軍攻入咸陽,還有一旦太子攻打咸陽,自己要怎么保全自己。 他現在沒有了那些封地,只剩下家財、田宅、門客、死士。 這些人可不夠。 當初平定之亂,他可是發動了咸陽里八萬甲士。 熊啟琢磨著。 信坐在室內,忍不住將目光投向太傅。 “太傅這樣,倒是合了太子的心意。只怕太子以后更加無拘無束。” 信做著這樣的擔心。 粱卻神情凝重,像是大難臨頭一般。 “我看,以后羽陽宮中將永無寧日。” 說完這樣的話,粱就埋頭書籍之中。 而這個時候,扶蘇正坐在繚的身邊。 “你想要建立的國家,那是圣人想要建立的國家。但是從古至今,從來沒有人做到過。” “師傅您總是教導我,不要太高估自己的力量。您曾經說過,人作為個體,自我的力量總是有限的。” “所以你想要怎么做呢?” “我要出宮去,去尋找和我志同道合的人。我翻遍史書,過去幾千年的歷史都是一樣的,不斷重演罷了。我不認為設立了郡縣,就能讓我們秦國和天底下其他的諸侯國一樣,沒有衰落滅亡的那一天。” “可你和別人不一樣,你是太子,你怎么去找呢。” “我自有我的辦法。”扶蘇對于找人這件事還是信心滿滿,他知道那些歷史上的名人都住在什么地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