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面對扶蘇說的這個死字,熊啟巋然未動,反而是靜靜笑著。 “這不是一個人和一群人作對。是一群力量小、人數少的人,和一群力量大,人數多的人。” 嬴政只想一人獨大,他的作為引起了所有貴族的不滿。 他熊啟不是一個人,背后是整個楚國貴族、乃至秦國貴族。 而嬴政,他身邊只有那些從農夫、說客之中提拔上來的鄉野之人罷了,他怎么能成呢。 扶蘇則道,“我所說的是一群人,指的是臣吏百姓,而不單指那些出身貴族的人。有時候想想,我自己都覺得很荒唐。” “周朝建立后都已經五百年了。五百年滄海桑田,時移世易,世界每天都在變化,為什么有些人吃著今日的飯,喝著今日的水,可是人卻像是活在三百年前一樣。” “若說是一場大夢,那我覺得那些整日渾渾噩噩的貴人們,也該醒醒了,如今是天下一統之時,時代變了!叔公。” 扶蘇用極慢的語調說著。 熊啟聽了,胸膛里充斥著怒氣。 他聽到這句話后,還是耐不住了,伸出指頭指著扶蘇,“你……” “今日請叔公過來,一則為拜師之事,二是想和叔公說一個故事。” “什么故事?”熊啟神色嚴肅起來。 “我想講的是石的故事。” “石?”熊啟聽著這個人的名字很耳熟,可是想不起來到底是誰。 “石此人,本是昔年衛國大夫。” “衛莊公在位時,他非常寵愛小兒子州吁,使得州吁胡作非為,無惡不作。石多次勸諫莊公對州吁多加管教,但莊公根本不聽。” “石的兒子石厚,和州吁關系很好,天天和州吁在一起胡作非為,禍害百姓。石多次教育也無果。” “莊公死后,由他的大兒子即位,稱為桓公。州吁見桓公懦弱無能,便勾結石厚,殺了桓公奪位。盡管登基做了國君,但州吁根本得不到百姓的擁戴,他因此非常苦惱。為改善局面,州吁派石厚去請已經辭官的石回朝。” “石早就想為國除害,他就趁此機會對石厚說,要想使衛國百姓不鬧事,必須得到周天子的支持,請陳國國君幫忙才可以。石厚十分高興,便準備好厚禮,和州吁一起趕到陳國,請求陳國國君向周王通融。” “石寫了一封血書送到陳國。在血書中,他陳述了州吁與石厚的胡作非為,并請求陳國幫忙除掉他們。州吁的所作所為,陳國也早有耳聞,等到州吁和石厚一到陳國,便成了階下之囚。” “后來他們被送回衛國受審,州吁做盡了壞事,自然被殺死,人們顧及石厚是石的兒子,本打算饒他一命。石覺得石厚做了很多壞事,必須被處死才行,就派家臣處死了石厚。” “石為國為民殺掉自己親人的做法得到后人的贊許。” “后來這個故事被世人稱作“大義滅親”,為后人褒揚。” 熊啟聽到這話,終于坐不住了。 他險些騰地而起,他終于明白為什么扶蘇剛開始一個勁和他套熱乎,不斷地說他是自己親人。 原來就是在等說這個故事。 熊啟坐在座上,在油燈的燭照下,他的臉色一片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