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身為太子,他雖然有屬官,有郎衛、有仆婢,有田宅,可是打理這一切的人,都是嬴政手下的人。 太子舍人粱就曾告訴過自己,“太子,您所能夠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大王讓您做成的。” 這話本就耐人尋味。 作為太子,他能干的事情,實在是太少了。 扶蘇還想要參與戰事,可是眼下,王翦李信都要打完燕國班師回朝了,王賁圍困大梁,也已經數個月了 自己回來的路上,遇到了車隊,他們運送糧草的方向是東南向。 這說明,嬴政在準備攻打楚國。 自己可以錯過攻打燕國、魏國的機會,可是攻打楚國和齊國的這兩場戰爭,自己必須要參與。 他的時間不多了。 ―― 數日后,昌平府。 熊啟在府中坐著,可是他根本沒有空閑的時光。 那些朝臣大夫,三不五時前來拜見他,都是在暗暗說自從自己走后,沒有人再能約束大王,大王如今越發的任性。 “大王今日將李信連升兩爵,又對馮氏一族的子弟大肆封賞。這些人如今都手握重兵,而我們只能被排擠在外。” “大王在征集糧草準備攻打楚國了。地方各郡縣都報于大王,都請大王能夠放寬時間限制,因為短期內他們根本無法籌措到那么多糧草。” “可是大王認為,眼下是攻打楚國的絕佳機會。而且大王不愿意繼續拖延戰事,大王下達了命令,要各郡縣必須在入冬前籌集夠五十萬石糧草以供軍需。” 熊啟聽了,眼底滿是冷篾。 “欲速則不達。他越是心急想要滅掉楚國,就注定了會在攻打楚國這件事上遭遇失敗。我是這個世界上為數不多真正了解他的人。” “他這么做,不僅僅會讓臣民怨恨他,反而會給楚國可乘之機。” 但是前來給昌平君訴苦的人,卻并沒有認同昌平君的觀點。 “事情和君侯預料的不一樣。大王在短短數年之內滅掉了三個國家,如今天下大半都歸于秦國。國人多有支持此事者,甚至有民眾把大王當做天神,認為大王就是來結束天下的戰爭的。” 昌平君聽了,只是冷笑了很久。 “那天下人以后可就要很失望了。他是個無情無義、刻薄寡恩之人。一旦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對于那些過去曾經幫助過他的人,他是不會善待他們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