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是君父。扶蘇以為,能做一點就是一點。能給庶眾分一些地,就分一些地?!?br>
“君父也知道,愿意勤勤懇懇耕地為生的人是少數,愿意處在卑下地位的人也是少數??墒巧頌榫酰覀兪紫纫o這些人機會?!?br>
“也許很多人本來就愿意處在卑下的位置,也不想靠著投機取巧、阿諛逢迎的手段來謀取利益,以填飽肚子。”
“可是如果身為君王,卻不能做到給這樣的人活下去的機會,那這樣的國家才要崩潰?!?br>
嬴政和扶蘇在下棋,但是身邊陪同的都是天下最有才干、智商數一數二的人物。
他們聽著當今大王和太子的對話,一個個都噤聲。
他們身為秦王政身邊侍奉左右的人,在平日里于宮外備受外人敬重,故平日里時常和有才華的士大夫交談,又或者遇到像淳于越這樣赫赫有名的大儒講述道理,他們都是恭敬的聽著。
可是在親耳聽到大王和太子的交談之后,他們感覺自己過去和人說的那點東西,根本上不得臺面。
趙高也是在一邊不住地驚嘆。
太子真是才華橫溢,所以不管太子做了什么,大王都舍不得動太子一下。
嬴政聽了扶蘇的話,也是半天沒有說得出話來。
畢竟扶蘇一直都是這樣的人,每天都想著找他父親的問題,以此來超越他的父親。
嬴政心里還是開心的。
“寡人聽說,你要修改《秦律》?”
“君父,對于那些剛剛被占領的地方,臣以為是否可以暫時先將推行《秦律》的事情擱置一邊。至少等到楚國被占領,到時候再統一地對燕地、魏地、楚地下達新的《秦律》。”
“臣以為對于那些邊遠地帶的人,越是需要安撫,需要用利益來拉攏。僅僅是靠著強力的法律去鎮壓,這樣是沒有益處的。”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么?”嬴政終于還是嚴厲地質問起扶蘇。
因為扶蘇根本沒有退讓的意思。
嬴政本來想給扶蘇一個臺階下,讓他去修改一些法令。他是秦國的太子,未來的秦王,確實不可以失信于人。
先斬后奏就先斬后奏吧,誰讓他是寡人的長子。
但是嬴政沒想到,問題遠遠比他想象的嚴重。
因為扶蘇的政見和他的完全不合。
有句俗話說的好,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句話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平民百姓也適用。
但是在政治上,這卻成了鐵律和死則。
作為政治家,是為一個群體的利益謀劃;并非是作為政客一般只顧著自己個人的得失利益。
尤其是嬴政和扶蘇這樣的地位。
一個是現任的王,一個是未來的王。
他們如果能在政見上達成一致,未來秦國少說五十年之間,政策都能得到長期穩定的執行,這是對國中上下都最有利的。
沒有任何改革方案是錯誤的,錯的只是執行的人和執行的方式。因為改革方案永遠都是出于善意的目的,為了協調各方的利益或者彌補弱勢群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