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林信帶著扶蘇返回了長年殿。 殿里擺放著數(shù)十只紅漆木托盤,上面均蓋著黃巾。 這是嬴政給公子扶蘇的賞賜。 劉長等人異常欣喜,他們越來越相信謠言,認為扶蘇很快就要被拜為太子了。 扶蘇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一一掀開黃巾,見托盤里的不是金銀、就是紗絹絲綢。 這些漆盤前前后后二十支,東西雖然沒有多,勝在都是天下名貴之物。 扶蘇此時已經(jīng)確定嬴政的心意了。 他這是把自己當做他的臣子,而不是兒子。 哪有兒子幫助父親,父親卻給兒子賞賜的這種道理? 不過,想想自己身處在權(quán)力的正中心,又在王族之苑,哪能既要又要。 扶蘇蓋上黃巾,他想這些賞賜以后還有大用。 這既然要改革秦國,肯定是個漫長且艱巨的任務(wù)。以后有的是用錢的日子。 不說別的,單就這開設(shè)學(xué)室的事情,恐怕要遭到朝中許多法吏世家的反對,因為這觸犯了他們的利益;其次,一旦開始在各處郡縣開設(shè)學(xué)室,到時候就需要推廣造紙術(shù),只有這樣才能快速地培育大批文吏。 還有秦國文字的改造,這個時候的秦國文字,還是以小篆為主,如果自己能提前二十年,把隸書寫出來……那這推廣文字、推廣秦法的時間,就可以被提前二十年。 到時候關(guān)中最先接受秦國文字、秦國法律的熏陶,等到天下一統(tǒng)的時候,韓趙之地的百姓已經(jīng)接受的差不多了。 到時候關(guān)中基本盤就可以相對穩(wěn)固下來。 這就是他年紀小的好處啊! 提前二十年動手改革,相當于給大秦朝多延續(xù)二十年壽命。 “先把這些賞賜登記造冊,隨后一一收起來吧。” 扶蘇處理起這些事情來,語氣就像個成熟的大人。 長接到命令自然按規(guī)矩辦事。 信跟著扶蘇,他很好奇,為什么長公子提出來了這樣高明的意見,回來之后卻對此只字不提,而且眼下又是這么平靜。 如果換做是別的公子,得到大王的嘉賞和這么多的賞賜,一定會高興壞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