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君父,即便是從刀筆吏中從中選擇,也遠遠不夠支撐君父未來將要創立的宏圖霸業?!? “今我秦國意欲吞并四海,完成一統天下的大志,結束戰亂。屆時我秦國擁有的國土,便有萬里之地?!? “而如今我們秦國,雖然有數百年的基業,可是終究不過是治理千里之地的法子。” “屆時我秦國一旦擁有萬里之地,如今我秦國的政治、法度,恐怕都不適用于天下?!? 這番話,告訴任何人,聽到的人都只會告訴扶蘇說,“公子你想的太多了?!? 只有嬴政會把扶蘇的話聽到耳朵里,并且慎重的考慮。 嬴政雙目燃著光。 他今日對扶蘇非常滿意。 “你知道那些垂名于竹帛之上的英雄和默默無聞的庶民最大的區別在什么地方嗎?就在于誰更有遠見。如今看來,寡人的長子亦然有垂名于竹帛之上的資質。” “你今日說的這些,甚至都超越了寡人的臣子。不過看你這胸有成竹的樣子,莫非是已經想到了這治理萬里之邦的法子?!? 扶蘇道,“兒臣還是堅持之前的主張,依舊從培養秦吏這個方面著手。” 嬴政好奇,“那你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兒臣以為,如果我們秦國真的決心要一統天下,就應該破除國內的一些陳規。過去我秦國的選拔主要是靠著薦舉制和秦吏世襲?!? “也只有這兩種選拔方式出身的秦吏學識豐厚,有能力擔任秦吏?!? “而昭襄先王和君父設立的法子,雖然可以彌補秦吏缺乏的弊端。可是從宦侍之中挑選和從刀筆吏中選拔出來的秦吏,一則沒有進入學室接受過系統的訓練,能力不夠。” “二則,天底下能夠讀書識字的人能有多少?既然都有資格去讀書識字了,又豈會只能做個區區刀筆吏呢?是以君父想的開源之法,只能是杯水車薪。” 嬴政坐在上座,他以前怎么沒發現,他的兒子有這樣高的政治天賦呢? “那你以為該如何?” “要做,就做大事。在全國各郡都開設學室,而我們咸陽的學室,直接變為太學?!? “這在全國各郡開設學室,并不是容易的事。重在吸收當地的百姓,將趙人、楚人、韓人,一同吸納入我秦國官吏隊伍?!? “這天底下有才能但是沒有出身的讀書人比比皆是,他們想要得到重用,只能靠投入貴族門下?!? “如果我們開設學室,仍舊采用薦舉制,以孝廉和學識才能為標準,從郡到縣、到鄉層層選拔,這樣一來,不僅僅廣泛地搜羅了人才,充實了秦吏隊伍;也可以聚集起那些懂得讀書寫字卻又無門可投的士人?!? “這只是其一。” 扶蘇滔滔不絕地講著,嬴政聽得津津有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