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五章 下鄉的難題-《影視連連看》


    第(1/3)頁

    既然說起了吉春,那就不得不提到其下轄的同樂區。不是因為同樂區富裕,而是由于同樂區的貧窮,以及它頗為傳奇的來歷。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沙俄爆發十月革命,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其后革命浪潮宛如烈火燎原之勢漫延,居住在遠東地區的沙俄百姓自是受到了影響。

    在這些人中,像是資本家、大地主這些權貴階層,紛紛流亡國外,而像小地主、作坊主,以及對革命政府不信任的富農中農等人,他們沒有門路出國,又不愿留在國內,那怎么辦呢?

    于是,他們就將目光投向了彼時正處于四分五裂的南方鄰居,華夏。

    隨著這些沙俄移民的不斷遷徙而來,東北各地出現了許多俄人聚集地,而吉春城外的僑民區,便是同樂區最早的雛形。

    后來,由于災荒戰亂,從山東、河北、河南、山西涌來了大批流民,他們在城里不可能有安家之地,目光便也紛紛鎖定了郊外僑民區附近。

    因為都是身無分文的貧窮百姓,當然沒錢修建好一點的房子,再加上有些人還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夠重回原籍,所以大伙便就地取材、挖土脫坯,蓋起了一片片泥墻草頂的臨時之家。

    短短幾年中,這里慢慢形成了原始的村落和街道,與僑民區隔著鐵道相鄰。

    再往后,這片土地又先后經歷了小鬼子入侵,蘇軍出兵東北,以及抗聯部隊的接管,直到新華夏成立,才成為了正式的行政管理區,同樂區。

    而當年那些狹小的土坯路,也終于迎來了自己的名字,還都是很陽光、很傳統的名字,如光仁街、光義街、光禮街等等,這便是光字片的由來。

    插句題外話,那些街道的名字具體是誰取的已不可考,而且若是認真細究起來,這些所謂的光字打頭的街道,也就比鄉間泥土小道強一點,但其中卻蘊含著光字片居民對美好明天的向往。

    言歸正傳,且說新政府成立后,光字片的人家,從此便算有了門牌號,每條小街的兩端都豎起了圓木電線桿,三米高處有燈泡懸于其上。

    每條街上也都有了一處公廁,有的在街頭,有的在街尾,這當然是造福大家的好事,但對于緊挨著公廁居住的家庭來說,著實不怎么友好。

    為了防止異味傳入,這些人家長年累月都必須關著門窗,只有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才可以稍微透透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郎溪县| 紫阳县| 庐江县| 黄山市| 芜湖县| 富蕴县| 南乐县| 元朗区| 勃利县| 黄陵县| 安阳市| 青河县| 乌审旗| 阳春市| 海兴县| 巧家县| 洪洞县| 桂阳县| 北碚区| 依安县| 霍邱县| 潍坊市| 德江县| 吉林省| 绍兴市| 周口市| 宁乡县| 乐陵市| 永修县| 桐城市| 丰原市| 基隆市| 天柱县| 潮州市| 双城市| 大姚县| 富民县| 莱州市| 邹城市| 锡林郭勒盟|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