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建武十八年春,鎮國公王禮,病逝于老家泉州德化縣。
皇帝下旨,追封會稽郡王,謚號文忠。
會稽郡王爵位,不可世襲,其子依舊承襲鎮國公爵位,并許三代以后減等世襲。
給王禮死后封王,不僅是對文臣方面一個交代,也是在有意敲打那些武將。
在王禮病逝以前,他的王爵是不可能隨便追封的,就連與其一同乞骸骨的次輔,文官二把手宣國公梁文煊,明明先他一步病逝,卻夜沒能得到封王追贈。
不過,給王禮追封過后,朱皇帝還是順便下旨,一并為宣國公追贈了一些榮譽散銜,又為親自提筆上謚。
當然,這個謚號是由禮部老早就提前擬定好的,就等什么時候兩位閣老病逝,再由皇帝加恩追贈。
有的時候,就這么點態度追贈,對籠絡人心卻是異常重要。
這些年下來,追隨皇帝起兵最早的那一批文臣武將,相繼或病退下來,或主動致仕。
老臣們在朝堂的比例已經愈來愈少,來自各省的年輕官員們開始漸漸嶄露頭角。
尤其是科舉幾度改制以后,不說那些閣部院臣,但在京師的大朝上,已經開始出現了海外籍官員。
雖然這些海外籍官員,有一些是從內陸移民過去,而且普遍品級不高,畢竟時間上擺在那里,這很正常。
但這依舊還是有著重要意義,這意味著朝廷官員的架構,正在逐步接受適應海外領土輸送的新鮮血液。
同年,皇帝下旨擢遼寧左布政陳弘謀回京,右布政劉統勛接任左布政。
文臣們都心知肚明,知道皇帝這是在準備培養入閣了。
……
建武十九年,無甚大事發生。
臺彎島增設臺南府,并于臺東沿海正式設立宜蘭、臺東、恒春三縣。
整個臺灣島已經被移民漢人徹底消化,臺東山區的獵頭族要么被屯墾耕戰的漢人移民殺戮,要么紛紛遁入臺中山脈,回歸原始的茹毛飲血,再難成氣候。
接下來的這些山區獵頭族,大部分應該會在漢人移民東西南北,四面圍墾下逐步消化,還有小部分則會漸漸融入漢人移民。
建武二十年,椰城總督張希成憋了數年,終于忍不住動手了。
張希成執政總督初期,先是主動與日惹、梭羅兩蘇丹修好,并且積極吸納全島漢人移民,前往新拓之地開墾。
短短兩年,就將新拓之地墾成了熟地,并且遍布漢人移民村落,連地方的爪哇貴族都難以抗衡。
就在今年,張希成假道伐虢,先是斥責梭羅蘇丹,擅自進攻泗水蘇丹,要出兵懲戒。嚇得梭羅蘇丹連忙遣使認錯,并且愿意割地,請求天朝寬恕。
大軍走到一半,突然調頭攻打日惹城。
曾經也算爪哇島一方雄主的日惹蘇丹,就這么稀里糊涂,被張希成給滅了。
日惹蘇丹驟然身死國滅,梭羅蘇丹直接都被嚇懵逼了,在反復權衡過后,他旋即請求能夠獻土納隆。
這蘇丹他不當了,只求能在天朝做個土司官,哪怕土司官也不用,給他個世襲貴族爵位,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就成。
對于梭羅蘇丹如此識相,張希成沒有拒絕,順勢就把梭羅蘇丹國給吞并。
日惹、梭羅蘇丹滅亡,椰城總督府的軍隊,已經直接與泗水蘇丹接壤。
泗水蘇丹在漢人官員的建言下,主動上表臣服,并自去蘇丹國號,從此并入天朝中國,但天朝大明不能往泗水城派遣官員和駐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