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南疆大宛-《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3/3)頁
流放之地,用的也都是軍府制。
許多人說滿清對疆土是百分百控制,這簡直就是開玩笑,他們對西域這些土地的開發,甚至還不如“羈縻統治”的大唐。
至少,大唐的幾大都護府,那都是實控土地,而且還有漢人居住建城,還能正常收稅。
現在的新疆能發展起來,還得靠被流放過去的“犯官”林則徐。
西域的移民開墾,這是個長期政策,而且很長一段時間都屬于吃力不討好。
光是戶部、工部、吏部以及各省衙門要砸進去的移民耗費,每年都是一筆大額支出,還有要派遣西域的官吏,與負責宣揚教化的文人先生們。
畢竟,僧道只能管宗教信仰,文教還得靠內地的讀書人們,要他們去西域,不給足好處,怎么會有人愿意?
就算給足銀子了,可能也找不到多少人,還得靠地方官自己想辦法。
而除開西域的移民建高官期規劃,最后還有造罕汗國的問題需要解決。
內閣經過權衡,覺得還是不宜擅動兵戈,可以先行遣使冊封。
不是收歸屬國,而是變成宣慰司,就連名字都想好了,直接叫大宛宣慰司。
這里實在太過重要,控扼著西域到中亞的關口,就連滿清滅了準噶爾,也是長期不懈的要收浩罕汗國做屬國,還不惜每年給他們銀子賞賜。
只要這里能變成西域都司管轄的宣慰司,那今后蔥嶺、碑葉兩地的軍糧,都不必太過擔憂,直接就可以從大宛盆地這里供應。
這可是能養活四千萬人口的肥沃土地,只是供應幾千軍隊的糧草,完全綽綽有余。
不過,這些都是在理想狀態下,若是那位浩罕汪不愿意做大明的宣慰使,那朱皇帝也只能稍微“窮兵黷武”一下,讓周海忠將大宛這里也打下來了。
雖然這里的宗教頗為激進,排外性也強,但若是明軍硬要去啃,也不是啃不下來。
對于布哈拉人來說,大宛這塊盆地不好打,但對上強悍的明軍和火炮。
硬打只是有難度,僅此而已。
而且,也不是真的非要動刀子殺戮,這里的宗教激進,排外性強。
卻也不乏有較為溫和,愿意接受外部統治的民族勢力。
要不然,布哈拉人也不可能統治這里這么多年,從浩罕汗國舉兵割據,到真正建國稱汗,擺脫布哈拉名義束縛,前后用了快二十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