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新明土著與昆侖土著類同,皆棕膚赤身,唯新明土著膚色偏紅,昆侖土著更為黝黑。新明土著卷發,昆侖王著直發……”
“昆侖島氣候濕熱,遍布雨林,其中土著普遍皆有獵頭習俗。且不論敵人親族,皆會死后將其頭顱進行干縮,此為文化……”
“新明洲較之昆島,雖地大,卻物乏。這里草植豐茂繁多,卻無多少可食作物,更無牛羊牲畜。新明土著生活普遍更為饑苦,他們的主食除各種獵物肉類便是一種新明特有的堅果,東海侯謂之新明果……”
新明洲雖無奇珍,卻有諸多異獸,其中一種比較常見,也被土著作為食物此動物形同鼠類,卻體大如人,可直立,腹部有口袋。東海侯謂之巨袋鼠……”
“新明土著的飲食雖然清苦,卻并未發展出昆企土著的獵頭食人習俗,反而對外來者普遍更為友好,實為不可思議……”
康子斐的船隊在新明洲東部沿海,沿途旅居了三個多月,與好幾個土著部落達成交流。
最終得出結論,這塊大洲太窮了,雖然環境氣候都不錯,也適合人類生存,但物資儲備卻比之前的昆侖島還要匱乏。
這里居然完全沒有能夠食用的作物,也可能是他還沒有發現。
不過就算沒有發現,那也證明這里的作物很少,之前的堅果甚至不能當成作物,只能算一種水果。
除了作物沒有,這里也沒有能夠馴養的牛羊性畜。
他也是有養過牛羊的,對牲畜的基本要求還是知道
新明洲的動物種類倒是挺多,有袋鼠、鴯鹋、豪豬、鼠貂、澳洲巨蜥、海龜……沒一個適合飼養馴化。
不是過于兇猛,很難馴養,就是完全不出肉,不出毛,吃的還多,馴養成本高的嚇人。
這里的土著為了活下去,有的部落主食都在食用一種昆蟲的幼蟲。
不過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即便生活環境如此惡劣,這里的土著也沒演化出食人習俗,更沒有獵頭的習慣。
每當吃飯的時候,他們還會優先給部落中勞動力低下的老年人喂飯,而且吃得也是相對而言較好的部分。
如此原始而蒙昧,卻又帶有一絲文明,倒是可以嘗試進行教化。
至于物資匱乏的問題,這很好解決。
新明洲氣候溫和,環境適宜,完全可以大規模蓄養牛羊家禽,種植水稻、小麥這些糧食作物。
歷史上,英國人來到這里,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為當地帶來豐富的牛羊家禽。
后世新明洲主要蓄養的兩種牛,都是來自英國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