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且因為太過靠近南方,各部人口油水太少,哥薩克也懶得搭理這些布里亞特部落。 反倒這些小部落,混的沒有巴爾虎部那么慘。 楊恭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將這些部落全部收編,愿意臣服歸順的,可以冊封官職,不愿意歸順的直接殺了,讓他的兄弟來接手。 一路過去,明軍迅速收編了北海南邊的布里亞特諸部,并且還要走了這里許多人口、牲畜和糧食。 那些被要走的人口,普遍都屬于蒙古貴族們的奴隸,牧民實際上很少。 蒙古貴族們對此并不太抵觸,那些奴隸今后統一都被分為漢人。 不管你是不是漢人,只要長得差不多,那今后就是漢人,一律作為漠北都司的漢民村鎮,而且還得改漢名漢姓,后代也要學習說漢話。 漠北這里不好移民控制,從蒙古貴族們手里拿走他們的奴隸,既能作為懲戒手段,也能在漠北草原事實意義上廢除奴隸制,還能就地完成移民教化。 那位被和尚們帶著歸附的哲布尊丹巴二世,他原來的駐地已經被明軍要走,作為今后漠北都司的治所。 而隸屬于漠北大喇嘛的部眾牧民,也被打散了重新編戶,就在新建的燕然城附近安置。 至于哲布尊丹巴二世本人,既然是漠北大喇嘛,理應帶去南京,覲見大明皇帝陛下。 屆時,皇帝會正式予以冊封,今后就養在南京的寺廟里面,好讓藏地雪域**伊喜嘉措對其親自教導。 可以說,大明對漠北草原的控制力,比康熙、雍正要來的強的多。 沒有什么高明的手段,直接就是駐軍建城,而且連漠北大喇嘛也被放在南京,供皇帝討教佛法。 康熙、雍正兩朝,對漠北草原實際上基本都算是自治,甚至康熙一朝,土謝圖汗察渾多爾濟還不聽康麻子的詔令,擅自殺了札薩克圖汗王,自己另立一個傀儡汗王。 最后逼得康麻子遣使去找大喇嘛哲布尊丹巴,讓他對察渾多爾濟施壓,調解兩大汗庭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