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緬甸打仗,必須速戰速決。
因為緬甸的濕熱氣候和熱帶雨季,一般從每年的五月到十月,尤其下緬甸到仰光地區,更是暴雨云集。
明軍要打仗,只能在十一月出兵,最遲打到明年四月就得停戰。
要不然,光是大雨和氣候問題,就能造成軍隊大量非戰斗減員。
要是還要統治這里的土地,駐軍派遣流官治理,那作戰時間還得縮短一半。
從南京下達圣旨,到云貴川桂四省,還有前軍都督府收到消息,再算上整兵備戰的時間,應該剛好能趕在十一月出兵。
而且,這還是在于云貴地區已經陳兵部署好幾年,前軍都督府的何向明,在往南京呈遞奏章后,便在征發民夫和土司軍隊,籌備征緬作戰了。
這些云南土目在大明朝廷幾年統治下,早已被馴服的差不多,再加上前軍都督府的設立,進一步加強了云南官府的威信。
不少土目自知反抗不了朝廷,而且朝廷早晚要改土歸流,與其繼續耗著不如趁現在就賣個好價錢。
前后數年下來,云南西部、西南部起碼有近半土目,都選擇了主動配合改土歸流。
就連石宣慰司,也在去年主動上奏請求朝廷,往石派遣流官,協助石為朝廷牧民。
大明朝廷沒有客氣,今年開春就將一整套縣衙班子派過去了。
雖然手段有些直接粗暴,但對于主動配合改土的土司,朝廷也沒虧待他們,只是對他們的轄地進行釋放奴隸、漢化改土、解散私軍、清查田畝。
而且保留了他們的浮財家產,允許他們私人留下三百畝土地,還能繼續做地主,主動配合獻土的土目也被就地任命做了土官。
就算三年以后卸任,也會優先從這些土縣、土鎮內部遴選繼任土官。
當然,肯定是優先會說漢話,寫漢字的做官,這些不會的,也會選擇更親近漢人朝廷,至少也要有個漢人名字。
而且,這些改土縣鎮的官衙,基層吏員都會派遣不少漢人前往,這些漢人大多都是周邊與其友好村寨人員。
朝廷還會往這些改土縣鎮建學堂,甚至有條件的土縣,還會興建孔廟。
……
車里宣慰司,現在屬于中國領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