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怡炅沒有客氣,直接下旨給了日本的江戶幕府,要求他們開放港口。
大明派遣的使節,與海師艦隊一同出發,前往日本的長崎港。
先禮后兵嘛!
如今的大明,早已有了成建制的海軍,而且都是全新打造的明式戰艦。
福州船政局那邊都已經開始著手制造,更新型號、航速更快、炮位更多的二代戰艦了。
來到長崎港,幕府權人通事官鄭瑞就常駐在這里,他已經被幕府委派,專職負責與中國商人的貿易往來,還有斡旋與大明朝廷之間的商貿關系。
大明的海師艦隊進兵長崎港,這里的商船與日本人先是大驚失色,隨后見到中國艦隊沒有進一步動作,又迅速鎮定下來,趕忙去找幕府商館的鄭瑞通事過來看看。
李泓站在旗艦的甲板上,遙望整片港口,上次他還是因為薩摩藩與琉球縣,出使經過的長崎。
時隔多年,這里早已變得大不一樣。
曾經的長崎港,還能見到許多荷蘭人的商船,這里也是荷蘭人最先建立起來的外國商館。
而到了現在,港口里的荷蘭商船數量已經少的可憐,整片海域碼頭,清一色都是懸掛明旗的中國商船。
中國海商背靠江浙閩沿海地區,有著廉價的貨源與成本優勢,而且航運價格也更低,再加中國海商的龐大基數,瘋狂擠兌搶占荷蘭人的市場份額。
就算搞走私,荷蘭人也走私不過中國人。
這些荷蘭人之所以到現在都還在茍延殘喘,全靠日本幕府的閉關鎖國政策,至少目前為止,江戶幕府還是堅持明面上的貿易限額。
許多中國海商受不了貿易限額,就與日本的地方大名領主聯合起來走私,到如今甚至連幕府也在暗地里加入。
那些卷不過自己人的中國海商,又不愿意放棄日本市場,便盯上了荷蘭人手里的貿易份額,與對方合資共營。
李泓看見的寥寥幾艘荷蘭商船,基本沒一家是純粹荷蘭人自己經營,全是與中國海商合作。
“鄭瑞拜見天使大人!”
“閣下請起,陛下派我來時,還特地叮囑過,延平郡王后裔可以免于行禮!”李泓微笑道。
鄭瑞連忙再度跪伏于地,用著這幾年學會的漢話朝著南方高呼:“鄭瑞拜謝大明中國皇帝陛下!”
一直等行禮結束,鄭瑞才領著李泓,前往港口的幕府商館進行接待。
沒有過多閑聊,李泓直接說明來意。
鄭瑞點頭:“既然大明皇帝陛下下旨,日本屬國自不敢忤逆。而且,就算沒有圣旨,相信將軍大人,應當也不會拒絕此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