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尤其這三州還占了忠清道起碼大半的精華,忠州更是控制了漢江水道。 樸政冷笑:“那是戰(zhàn)前的條件,現(xiàn)在是戰(zhàn)后了,這也是爾等不敬天朝,三大罪應(yīng)有的懲罰。并且,這些本使還未報奏陛下,還不知陛下若知道這些,到底會如何處置。” 這是明晃晃的威脅了,偏偏在座的朝鮮君臣沒有任何辦法。 李想要開口,卻又害怕自己會失了分寸節(jié)奏,先前倉促開戰(zhàn),致使現(xiàn)在這般局面,可就是他干的好事,他是不敢再隨便操作了。 樸文秀說道:“割讓三道之地,尤其京畿道與漢城,我朝鮮王臣便已經(jīng)于國家士族難以交代,若是再割讓忠清道半道三州之地……還請?zhí)焓故鞠拢捎衅渌D(zhuǎn)圜余地?” 樸政說道:“忠清道三州割不了,那就是說中部三道,還有漢城都可以割了?” 樸文秀沉默無言,這就是默認了,也不能算默認,因為后面該有的官方文書全都要有。 樸政恢復笑容:“忠清道三州大明可以不要,甚至先前的條件也能全部兌現(xiàn)。陛下的冊封圣旨已于日前送達,本使現(xiàn)在就可冊封爾等于南部建立南朝鮮王國。具體的新都你們自己選,就連國號你們不喜,也可上奏我朝皇帝陛下改之。但是,爾等此番畢竟犯下大過,還是須得誠心請罪。” 樸文秀拱手:“請?zhí)焓姑魇荆 ?br> 樸政說:“朝鮮必須主動奏請我朝皇帝陛下,請求大明收回漢四郡,即現(xiàn)在黃海、漢城、江原三道轄地。還有,忠清州不割,但是南邊的對馬島必須割讓于我朝。往后南朝鮮,也不可再禁絕海外貿(mào)易,包括與日本貿(mào)易。沿海所有港口,今后對中國籍商賈,一律免除關(guān)稅,并且允許中國商賈,于朝鮮建立商館作坊。” 朝鮮君臣全都沉默,這些條件無論哪條,應(yīng)該都是要命的。 可是不答應(yīng),似乎更要命! 而且,對比之前割讓忠清州半道之地,只是將一座羈縻性質(zhì)的對馬島割讓,還有主動奏請割讓三道,再加上取消原來閉關(guān)鎖國禁令……這些加起來似乎也沒啥大不了的。 反正三道鐵定保不住,不如主動奏請,求得大明天朝的庇護與好感。 朝鮮軍事孱弱,民不堪戰(zhàn),而且內(nèi)部黨爭劇烈,簡直比崇禎末年的大明都有亡國之象,但他們就是能撐到近代才被滅亡。 不是在于朝鮮君臣治國手段有多么高明,就在于他們會抱大腿。無論中國皇帝是誰,他們始終以小事大,軍隊對朝鮮壓根不重要,因為打不過農(nóng)民軍和外敵入侵,那就請中國爸爸來幫忙不就行了? 萬歷朝鮮戰(zhàn)爭、清軍被朝鮮請去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這些都是例子。 至于其它都是涉及到商業(yè)經(jīng)濟,反正朝鮮早就在用大明的通寶銅錢流通,而且真正吃虧的只是南部的朝鮮商賈。 商賈輕賤,他們虧錢了就虧錢了,反正只要自己這些兩班貴族不虧就行。 這些兩班貴族也確實不會虧,甚至還可能小賺一筆! 因為中國商賈就算得到這些特權(quán),入朝鮮做生意搞壟斷,肯定還是得與這些朝鮮的兩班貴族勾結(jié)茍合。 李眼見這些文官不說話,連忙開口答應(yīng):“天使大人說話算數(shù)!我這便親自去寫奏章,再遣使南京上呈大明中國皇帝陛下!” 樸政笑道:“自然算數(shù),大王也不必遣使,我大明軍艦可以代為遞送。而且我朝陛下一向?qū)賴鴮捄袢蚀龋灰笸跽\心實意,想必陛下定不會怪罪,說不得還有其它封賞。” 肯定會有封賞,這都主動上奏把三道內(nèi)附歸還,還出讓了如此多的商業(yè)外貿(mào)特權(quán),又順便給對馬縣在政治上定了性。 如此識趣,哪怕都是被逼的,朱怡炅也得給些封賞加以安撫。 談判結(jié)束,李只花了半下午的時辰,便將奏章寫好,并由軍艦直接一路送回南京。 而樸政也取出了來時便攜帶,早就發(fā)下的冊封圣旨詔書,當眾于漢城王宮,對李予以冊封。 李也從朝鮮國王,正式接受二度冊封,成為南朝鮮國王。 都城暫定于大丘,這里是慶尚道治所,足夠靠南,現(xiàn)在已更名為南漢城。北部的江原道大半都是山區(qū)地形,不便行軍,也不便養(yǎng)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