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商部新設,權威職分不明,更是為市舶司的迅速腐化提供了條件土壤。 當然,該申斥責罰,還是要申斥責罰,陳濟新晉入閣,什么都沒干,就被皇帝下旨先申斥了一通。 蔣成章亦是如此,好在二人官職并未變動。 只是,這也代表沒有機會了,這次皇帝看在情分上,只是下旨申斥,還有罰俸三月,但是下次可就沒那么好說話了。 而沿海的那些海商,此番被清查定罪的人數同樣不少,大多都是偷漏海關稅銀,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涉及走私。 偷漏稅銀的還好說,只是需要限期繳納三倍罰銀,而且還要被沿海市舶司登記在冊,今后不得再觸及海貿行業,但內地的卻是不受限。 內地不受限,意味著可操作空間,比如跟其他海商合資,由對方主導海貿,自己出錢出人脈技術。 這也能促進沿海的商業進一步發展,遏制海貿商業壟斷,也算是規則內允許的違規。 而剩下那些涉及到走私的,可就麻煩大了。 不用說,該抄家的抄家,該流放的流放,因為流放人員不夠多,所以也不用指望去黑龍江都司了,直接全部打包流放藏地。 黑龍江都司雖然偏遠苦寒,但好歹也移民開墾了幾年,那里現在已沿河出現不少漢民村莊,土著也更加友好,最主要的是還沒有麻煩的高原反應。 可藏地就不同了,這些流犯全是頭一批,去了不僅人生地不熟,只是高原反應就夠他們喝一壺的了。 沒有辦法,單單以大明……甚至全世界現有的醫療交通水平,高原氣候就是無法逾越的鴻溝,儲備藏紅花也沒用,這東西只能緩解高原癥狀。 可以想象,這么多江南人去了藏地的高原,不知得有多少人病倒,又有多少人客死異鄉。 沿海地區,一片哀嚎,但內地的那些豪商巨賈卻是開心了。 這些人老早就對海貿之利,眼熱的很,只是上船太晚,早就沒多少空位,而沿海海商為了獨占海貿利潤,更是聯起手來進行半壟斷,內地豪商有錢也難上船。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沿海市舶司因為這次的海關大案,被朝廷強行撕開一道口子。 這口子深的,足以讓很多內地豪商趁機入局,這些商賈紛紛將埋在地窖里的銀子挖出來! 不要覺得內地豪商就沒有銀子了,你見過幾十萬兩白銀,長期埋在地窖里,然后一挖出來就集體氧化變色的場景嗎? 廈門港作為大案的核心,倒是不會因此一蹶不振。 畢竟廈門可不是汕頭,它不僅是重要的海貿港口,還是臺海重鎮,戰略要沖。 只這一點,廈門就不會衰落,也不可能衰落,除非大明把臺彎給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