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荷蘭東印度公司唯一倚仗的海軍就這么灰溜溜的被打跑了,跑的相當徹底,甚至不敢退回馬六甲和巨港城。
整整三十余艘荷蘭戰(zhàn)船,直接載著援軍一路向北,繞過邦加島和勿里洞島,去往加里曼丹島的西南海岸。
這里的三個穆斯林蘇丹國,蘭達克、三發(fā)、班賈爾全都有荷蘭人建立的商站港口。荷蘭艦隊不管三七二十一,強令蘭達克蘇丹提供糧食和淡水補給,不給就炮轟港口碼頭,攻打他們的沿海城鎮(zhèn)。
蘭達克蘇丹恐懼荷蘭人的武力,只得乖乖拿出糧食與淡水。
德維特得到補給,卻不打算立刻回援巴達維亞,反而不斷派出小船前往打探消息。
……
巴達維亞。
這里的明軍已經(jīng)圍城超過一月,巴達維亞城區(qū)局勢惡化的速度,比之明軍預料的還要快。并非是糧食不夠吃了,而是在于人心浮動,軍心渙散。
在以往巴達維亞被圍困,都是遭遇的土著軍隊。這些土著一破城,那都是跟西班牙人一樣燒殺搶掠,要屠城的。所以巴達維亞城不論漢民,還是荷蘭人,全都愿意保衛(wèi)城市而死戰(zhàn)。
可如今,圍城的卻是天朝來的大軍,天朝大軍的軍紀且先不提。關鍵在于總督此前居然派人出去和談了,這對城區(qū),甚至城堡的人心士氣都是沉重的打擊。
唐同江只是圍城一月,巴達維亞的城區(qū)便已是流言四起。原本就不想打仗的城區(qū)平民,這下更加堅定了決心,只要漢兵攻城,他們就直接投降。
就連那些土著仆從軍也認為,凡人就不該跟神靈皇帝的軍隊抗衡。
在這些爪哇土著仆從軍的心里,擁有飛球的中國人,已然成了神靈代言人,而中國的皇帝更是能與神靈溝通的天子,就像他們部落的祭祀一樣。
作為總指揮官的彼得意識到局勢不妙,老早就帶著護衛(wèi)縮回了城堡里,守城任務全交給了年輕的副官。
對于巴達維亞城區(qū)的局勢,明軍雖然一直有用熱氣球監(jiān)控,但肯定是沒法洞悉的那么全面,最多就是城區(qū)有了騷亂乃至叛亂,可以第一時間知曉。
城外的明軍大營,那些漢民義軍操練一月,已經(jīng)稍微有了些樣子,至少是聽得懂軍令了。
唐同江此刻卻不在外頭巡視,而是居于主帳,正在翻看海師發(fā)來的報捷文書:“舊港城……就這么拿下了?”
不怪他如此驚詫,實在是按照文書里述說的內容,這舊港不是拿下的太簡單,而是太過詭異。
在明軍艦隊抵達前,舊港城居然自己先爆發(fā)了漢民大起義,關鍵是還真特么成功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