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荷蘭巴達維亞則交給了廣東商賈們,朱怡炅還專門給出允諾,只要這些廣東商賈能協助朝廷拿下巴達維亞,那就可以按功勞酌情賜予他們皇商牌照,甚至還可以獲得在巴達維亞港口的貿易優先權、商稅減免等諸多特權。 不過,朱怡炅明顯是想多了,就算沒這些特權利益,那些廣東商賈們也愿意給朝廷辦事。 沒別的原因,實在是荷蘭人太惡心人了,換言之就是玩不起。 因為中國商人做起生意來太厲害,而且商人基數也遠比荷蘭人更多。荷蘭雖然坐擁明荷貿易壟斷權,但也只是在中國商賈的沖擊下,勉強維持手中的那點市場份額。 于是乎,這些荷蘭人就開始破壞規則,他們不僅對中國商賈加征重稅,還對所有列國商賈加稅,甚至聯絡海盜去襲擊那些除荷蘭以外的各國商船,又主動聯合印度等棉花種植國,故意抬高當地商品原料的收購價,而荷蘭自己則享有巴達維亞、馬六甲的免關稅。 簡單來說,就是不擇手段的打價格戰。 這么一套下來,不僅中國商賈被惡心的夠嗆,英國、法國、西班牙人全都被惡心到了,甚至還得防備愈發嚴重的海盜劫船。 可以說,只這一波,荷蘭雖然成功奪回了不少市場份額,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不僅是收益減低,還成功為自己在遠東來了個四面樹敵。 如此離譜的操作,換在這時的荷蘭人身上,卻是一點也不讓人意外,他們是真能干的出來。 國家利益,在荷蘭商人眼里,算個屁?。?br> 這才是為啥西班牙、英國人全都請求中國懲治荷蘭人,西班牙因為實力不足,所以只是搶奪荷蘭的市場份額,而英國則是要動兵直接干趴這些神經病一樣的荷蘭人。 東吁國遣使昆明,想要請求冊封,那就先讓云南那邊拖著,再由中樞派遣鴻臚寺官員前往談判,斥責東吁國侵吞中國故地,讓他們必須先歸還這些領土,然后才能繼續商談冊封屬國的事情。 如今的東吁國早就日薄西山,所以也不用再虛與委蛇,而且東吁王也絕對不會歸還中國故地,它的國內還有個叛軍在造反。這時要是再這般示弱,顯示出中樞虛弱,那只會讓國內其它被緬人壓迫的各族百姓,還有野心家都跑出來作亂。 而且,只要大明這邊作出索要緬北土司的態度,無論東吁王如何抉擇,緬北諸土司與東吁國也將徹底決裂,那大明細作這邊策動緬北造反自立也會更加容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