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至于幫中國去打荷蘭人的馬六甲殖民地,這都不算事,如今的荷蘭早就不行了,也就遠東還有點戰斗力,但對上英國人,肯定是不夠看的。 先前本土的三次英荷海戰,荷蘭人輸的那叫一個慘,而且現在還有中國艦隊聯手。 二打一,優勢在我。 朱怡炅問道:“荷蘭人如今在馬六甲有多少實力,英國在明古連應該清楚吧?” 亨利點頭:“陛下請放心,這些荷蘭人自從此前與中國分得南菲律賓,便抽調了近半的海軍北上,前往南菲律賓駐扎,并建立新的殖民地。現如今的馬六甲,荷蘭人的艦隊已不足原來一半,陸軍只有不到千人。不過荷蘭對馬六甲控制力很強,戰時應當能征召數千土著仆從軍,但也不足為慮。” 這么一說,就是與西班牙差不多了,甚至還不如西班牙,因為荷蘭人最強的海軍被削弱了一半。 朱怡炅點頭:“既如此,那此事就這么定下,待到明年入夏,朕會與英國一同出兵,征討荷蘭人。” 雖然今年還早,但亨利往返一趟就得幾個月,而且僅靠明古連殖民地的人手肯定不行,還得從印度孟買、金奈殖民地那邊的東印度公司調集軍隊。 這一來一回,還有爪哇島那片的雨季氣候,那就只能明年入夏才能出兵了。 亨利還想繼續商談一下戰后的利益分配問題,但卻被朱怡炅隨口敷衍打發,只能想著回去問問鴻臚寺的幾位中國大人。 不過,這家伙應該注定是談不出什么有用的東西了。 因為英國人想要巴達維亞,而大明也想要巴達維亞。不僅是巴達維亞,連帶整個荷蘭殖民地,還有英國人的明古連殖民地,大明全都要。 所以,這要是談起來,肯定是談不攏的,不如先不談,等后面打完了再說,大不了就用壟斷貿易和法國人來威脅英國。 清康熙四十一年,在打箭爐設立茶關。之后,又于大渡河上建瀘定橋,開辟直達打箭爐的“瓦斯溝路”。原由碉門經兩河口、昂州河、嵐安、烹壩、打箭爐的茶道,改為天全―兩路口―門坎山―馬鞍山―瀘定橋―打箭爐―線。嵐安口岸由此衰敗,打箭爐成為川茶輸藏的集散地和川藏大道的交通樞紐。清代打箭爐至昌都的南、北兩條茶馬大道是南路大道:由打箭爐經里塘、巴塘、江卡、察雅至昌都。由于這條路主要供駐藏官兵和輸藏糧餉來往使用,故習慣上稱之為“川藏官道”;北路大道:由打箭爐經道孚、甘孜、德格、江達至昌都。此道原為明代川藏茶馬古道的大道,是運茶馱隊主要行經的道路,故習慣上被稱為川藏商道”。兩道匯合于昌都后,由昌都起又分為“草地路”和“碩達洛松大道”兩路,至拉薩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