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去而復返的親兵們完全不管陳泰還在掙扎,直接割頭的割頭,砍四肢的砍四肢。 由于技術太爛,割腦袋的一刀下去,只砍進去三分之一。 沒死!刀卡脖子了。 這下可是遭了老罪了。 “咔嚓~咔嚓~~” 割腦袋的親兵費了半天勁,拔刀,再砍,又沒砍斷,不過陳泰終于失血過多,暈厥了。 暈厥中,腦袋總算完全砍下來了。 陳泰的運氣不錯,臨了自盡,都還能享受一把當年西楚霸王的待遇。 …… 齊齊哈爾城被索倫部攻下,直接當成見面禮,送給了明軍。 明軍再度不費吹灰之力,成功收復黑龍江,并招降黑龍江流域最為強大的索倫部。 南京這邊得到消息,朱怡炅果斷下旨,正式設立黑龍江都司。 由鄭侯于可成兼任,駐地則從齊齊哈爾移駐阿勒楚喀,這里也被順勢更名為阿城。 而就在阿城北面,松花江、呼倫河交匯地,便是后世的哈爾濱城,現在只余一片廢墟,不過并不影響。 至此,遼東全境都已被大明新朝收復,只余孤懸海外的苦兀島及北部群島未下,屆時派支海師艦隊前往接受就行了。 反正這時候的苦兀島基本都是一群本地土著,還有少部分從蝦夷地渡海遷移過去的日本百姓。 別說苦兀島了,就連日本蝦夷地,這時也是一塊爛地,因為蝦夷地這時還不產大米,所以占據蝦夷地的松前藩也被列為沒有石高的大名。 直到德川家綱時期,才堪堪被授予旗本待遇,僅從這點就能看出蝦夷地到底有多窮,堂堂坐擁蝦夷地的大名,就只有旗本級別。 當代松前藩家主,因為實在太窮,還實行起了場所請負制,就是把藩內土地承包給商人經營賺錢。 當然,大明新朝也好不到哪去,遼東全境看似地域廣闊,但放在這時,基本全是苦寒爛地。 要想將這些爛地完全消化掉,還不知要移民多少,耗費多少錢糧,這才是內閣感到憂慮的地方。 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明軍沒在這遼東大規模動兵,韃子皇帝、太后、八旗勛貴直接被一網打盡,為大明著實省卻了不少麻煩。 遼東戰事結束,接下來只需對索倫部著重安撫,黑龍江都司的問題就不用擔心,一個索倫部就能懾服這里的所有大小部落。 而這些生活在黑龍江流域的土人部落,肯定不可能全部殺光,不說大軍投放問題,光是殺完后的移民就是個大麻煩。 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