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個韃子將領也不知王宗談、唐舜誰大,只能全部拱手行禮。 王宗談從船上下來,看著已經被打下的吉林城,強忍住就地砍了這個韃子,強占軍功的想法,點頭道:“起來吧!既然爾等及時反清起義,歸附我大明,我大明也不會隨意食言。爾等打下吉林城的功勞本侯自會呈奏陛下,由陛下論功行賞。放心,不會虧待了爾等!” “謝過大將軍!” 那韃子將領聞言,也頓時松了口氣。 歷經這些年的逃亡、饑餓、苦寒,甚至親眼見到不少人被餓死,他現在只想活命,什么富貴不富貴,那都不重要。 王宗談卻是不管這些,他只負責奏報,能不能饒過這些韃子,還得看陛下和朝中諸公的意思。 不過估摸著這些韃子應該會沒事,因為遼東人口稀少,尤其越往北越苦寒,移民成本太高,百姓也很少愿意往這邊來。 這些人口只要誅殺了那些領頭的八旗王公,基本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底層韃子兵,不少甚至都是被臨時征召上來的,壓根沒與明軍廝殺過。 要不然也不至于反的那么痛苦,所以放過、不放過其實全看皇帝一句話。 王宗談問道:“韃子皇帝和太后呢?可有抓到?” 那韃子將領連忙回答:“將軍放心,偽帝、偽太后還有那些偽八旗王公大臣,沒一個逃掉的。” 不片刻,看到被集中綁縛的韃子皇帝、太后,還有那些八旗王公大臣,里面甚至還有好幾個漢臣,那消瘦模樣,就連衣服不說破敗,卻也極為陳舊。 王宗談沒去驗明正身,真不真其實不重要,重要的只是韃子皇帝、太后、王公貴族已經被明軍一網打盡。 如此,接下來就可以直接前往招降剩下的韃子地盤,還有臣服韃子的索倫部了。 就算韃子皇帝、太后活著逃出去了,他們能在未來于吉林的荒蕪、苦寒之地活下來,就算他們厲害了。 明軍從吉林的韃子起義軍手中接過吉林城防,又將俘虜的韃子皇帝、太后以及一眾貴族,利用海船往南京押送。 跟著一起送往南京的,還有王宗談、唐舜的聯名上奏,并且還要去信通知遼東的鄭侯于可成,告知他吉林城已破。 對原本的韃子義軍,明軍也不敢就這么直接解散,還是先行當做軍隊來使喚,同時傳檄寧古塔、黑龍江、索倫部三方,讓他們即刻歸附大明,不要再做負隅頑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