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樸政先是大喜,隨即又想起此前榜下捉婿時的經歷,連忙說道:“臣謝陛下恩典!只是,臣不想做朝鮮族進士,臣懇請陛下,能讓微臣做大明的漢人進士。” 朱怡炅點頭:“沒問題,只要你能在平壤干的好,朕便許你入漢人籍。” 雖然大明現在已在平壤建立統治,但那里百姓,九成九都是朝鮮人,要將其完全消化,還是得需要一個朝鮮籍的官員。 但朝鮮本土士紳,大明信不過,如今這個樸政卻是剛剛好。 而且,就這朱怡炅也沒完全信他,只是讓他去做同知,相當于輔佐外派那邊的平壤知府,就算真的反水,也干涉不了大局。 待到未來大明進一步吞并朝鮮,這個樸政用的好,還能成為明軍南下進兵,搖旗吶喊的馬前卒。 將樸政打發退下,朱怡炅又著人去召見早已等候多時的阮福岳。 朱怡炅和顏悅色道:“阮卿的會試文章朕看過了,雖筆力略顯不足,卻已相當不錯。” “謝陛下。”阮福岳連忙拱手。 朱怡炅沒有廢話,直入正題:“朕觀廣南還缺一個學政副使,便由阮卿擔任,務必好好教化廣南百姓,令其漢化回歸我華夏之民。” 阮福岳一聽皇帝賜官,當即想也不想,連忙拱手應道:“阮福岳……不,是臣……臣謝陛下恩典。” 朱怡炅點頭:“如此,阮卿收拾一下,不日便隨學政主使一道出發吧!” “臣遵旨。” 阮福岳滿臉欣喜,恭敬告退。 這兩張牌便算是打出去了,前者樸政應該不會出太大問題,后者阮福岳雖是阮氏庶出子,還不知道庶到多少位了。 但不管怎樣,他就是阮福的兒子,這是事實,按華夏血統承襲論,那就享有跟阮福澍同樣的王位繼承權。 不要說阮氏聽不聽,作為受中國影響頗深的這些東南亞諸國,這套血統承襲論還是很好用的。 先把阮福岳這顆棋子兒放到廣南,讓他發揮些余熱,協助教化當地越族百姓。等時機成熟,就拿他來作為出兵借口,一舉平了阮氏,而阮福岳大不了就給個減等世襲的爵位就是。 屬國思慕,稱臣納土,玩的明明白白的。 突然發覺學政是雍正改的名……算了,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