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怡炅大興文字獄只是第一步,下一步便是嚴查貪污反腐,肅清吏治,這接下來要抓的人還有不少。
正好現在官府移民遼東,速度還是太慢。
雖然有好政策,但百姓普遍還是不愿意放棄現有土地,跑去遼東苦寒之地開荒。
畢竟現在日子已經愈來愈好,就算地方上偶有貪官污吏,也大多不會太過分,要不然出了亂子,壞的是他們的政績。
目前朝廷往遼東移民的漢民,最遠也只愿走到長城邊鎮,要往長城關外移民墾荒,幾乎沒多少人愿意走。
薩爾滸的漢民人口,基本都是本來就在那兒的八旗農奴,還有一些官府拆分滿人入漢的漢民人口。
不過還好,現在有這么多文字獄帶來的罪犯,即便要罪證確鑿,還得罪行重者才判三族流放,那也能一次性給薩爾滸帶來起碼十萬移民。
若非內閣發現牽連的實在太多,所以勸諫了皇帝,適當削減了牽連罪行,那些涉及不深,甚至只是牽扯到了的,一律從輕判罰或者無罪釋放。
要不然,這流放的人口肯定還得更多,甚至幾十萬都是有的。
要知道,地方上迫于壓力,可是抓了有不少的“從犯”,這些“從犯”有的只是牽扯到了,有的干脆就是法院觀眾席,結果也被順手判了。
華蓋殿。
皇帝終于召集新科進士們陛見了。
自當日傳臚大典被迫草草結束,這些新科進士可是在南京官舍等了許久,今日總算得見皇帝。
對于皇帝大興文字獄,新科進士們毫無波瀾,且不提都是那些叩闕士子作的孽,他們現在已是新科進士,馬上就要授官晉身官僚。
誰會在乎一群空有功名,而無官身的落榜士子死活?
“拜見陛下。”
二百七十三人新科進士齊刷刷拜見皇帝。
“免禮,都平身吧!”朱怡炅微笑說道。
只一眼便看到殿下新科進士中,站在狀元鄧啟元右側的吳敬梓。
吳敬梓的升平朱怡炅不是很熟,但他讀過《儒林外史》,雖然沒多多少,但作者是誰還是記得清的。
而且還能高中探花,那個文章寫的發人深省,不用說應該就是《儒林外史》本作者,不是什么重名人物了。
不過,而今看到《儒林外史》作者,朱怡炅也就是多看了兩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