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與之相比,這種名義上的宣威司,反而是最好的選擇。而且冊封萬象國為老撾宣威司,不僅代表萬象國重新獲得了對老撾地區(qū)的政治法統(tǒng),還背靠上了中國這顆大樹。 朱怡炅雖然對老撾沒啥興趣,但也得給對方找點事做不是。 除了老撾三國,柬埔寨國王匿深也遣使南京朝覲請封,朱怡炅爽快的賜予真臘國王金印。 柬埔寨這些年可謂被阮氏欺負的夠嗆,甚至還引爆了王位內戰(zhàn),現(xiàn)在這個國王還是暹羅支持的。阮氏原本也扶持了一個國王,只不過隨著阮氏打不過暹羅,這個國王也跟著翹辮子了。 柬埔寨覺得暹羅一個爹不夠,決定再認個爹,朱怡炅看熱鬧不嫌事大,也不介意給阮氏添堵。 柬埔寨成了中國屬國,阮氏也是中國屬國,那兩邊就不能再開戰(zhàn)了,否則中國就有理由對阮氏動兵。而阮氏要是不打柬埔寨,那他就沒地方擴張了,早晚得內部爆炸。 倒是南蟠國沒啥反應,這里就是片窮山溝,比老撾都窮的叮當響。整個南蟠國與其說是國家,不如說就是一群土司山民,愣是靠著窮困貧瘠,連阮氏都嫌棄這里。 …… 南京。 內閣與吏部已經選派出第一批前往廣南省的官員,皆是政績考評優(yōu)異,在大明這邊也算是當過幾年官的老手了。 廣南左布政使定為于振,右布政使為戴瀚,按察使為楊炳,沒有設立學政,只補了一個廣東巡撫崔盛。 除巡撫崔盛是被朱怡炅特地從瓊州知府提拔上來,另外三人雖聲名不顯,但在歷史上,這三人可是都考到了雍正的一甲進士。 尤其于振,此人于歷史上素來剛正不阿,也因為這個性格遭到貶謫,最后還是史貽直看重其才學品性,將其舉薦,才得以起復。 就是可惜了史貽直,這家伙官運太好,雍正元年就成了南書房行走,理所當然被雍正帶去西安了。 廣南省的行政區(qū)劃也被正式確定下來,原有的州府名字幾乎改了個遍,升龍府更名交州府,紅河三角洲大片地區(qū)都被囊括為轄地,應天府改名應平縣,直接降級劃入交州府管轄。 整個東北部毗鄰廣西的大片地區(qū),被定為諒山府,包括交州以北的京北鎮(zhèn)也被劃入轄區(qū),京北鎮(zhèn)則降級為北江縣。 而廣南西北部地區(qū),則被定名北河府,用的是鄭氏封國的名字,朱怡炅覺得還行,就懶得再去改名了。 最后往南,清化、義安分別改名愛州、州,原有轄區(qū)沒有大的變動。 如此,廣南五府就算是定下了,交州為省城首府,整體參考了當年的交州布政司,但更為精簡,而且一些名字也被改了個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