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西域準噶爾準備對雪區和青海動兵,漠南、漠北蒙古同樣在大明細作的挑撥下爆發內戰。
無論漠南、漠北蒙古部落,要他們背棄滿清容易,可要真正臣服大明卻不是朝夕的事。
當年的漠南蒙古,滿清就花了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人,通過不斷和親和離間,才最終將林丹汗麾下的蒙古各部瓦解的七七八八。
是的,滿清一開始解決漠南蒙古,用的手段就是和親,因為努爾哈赤打不過林丹汗。
至于漠北的喀爾喀蒙古,滿清從來沒有真正解決過,從皇太極到康熙,最后還是在沙俄的壓力下,喀爾喀蒙古權衡利弊,認為沙俄可汗不禮佛教,而滿洲可汗尊重蒙古的喇嘛教。
滿清與沙俄,居然是靠著尊重蒙古信佛的傳統,換來了漠北喀爾喀蒙古的歸附。
朱怡炅沒那么多時間跟這些蒙古部落耗著,那就簡單粗暴點,他們既然喜歡打,那就讓他們打,大明賣給他們糧食和食鹽。
尤其是漠北的喀爾喀蒙古,必須持續性的給他們放血,同時將他們的注意力始終拖在漠北草原,讓喀爾喀無力南下。
等漠北、漠南亂個兩年,草原疲敝,明軍在北方的后勤糧道系統也差不多建成了。
這時再揮師北上,將那些不聽話的蒙古各部通通打服。
屆時,再通過世襲都統制,還有重新劃分統一草場,算是打一棒給幾個甜棗,反正不至于像滿清那樣,把草原拆的亂七八糟。
徒增仇恨,強勢的時候還好,一旦滿清衰弱,草原必定叛亂,漠北就是這么丟的。
大明未來對草原的政策,差不多就是允許汗部的存在,汗王改為世襲都統,然后通過往草原建城移民,來不斷蠶食草原的地盤。
雖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草原的土地,卻比滿清更加溫和……相對而言。
索倫部居于白山黑水,那里實在太冷了,一般人根本去不了,而且這時也不著急策反索倫部了。
大明這邊所幸沒有讓細作輕舉妄動,現階段還是只挑撥勾連漠北、漠南蒙古。
漠南蒙古更是幾乎不需要挑撥,他們自己就得因為世仇打的不可開交。
說起來,隨著漠南蒙古正式歸附大明,已經有消息靈通的商賈,開始前往草原做起了生意。
并非商人逐利弄險,這些商賈有不少本來就是往返草原行商的,只不過隨著戰爭形勢緊張,朝廷開始管控,他們才漸漸開始不做了,轉而去投海貿生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