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另一個時空的今年,雍正便刻造了二十五萬枚銅活字,用于排印《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然后乾隆就以這玩意兒沒用為由,把這些活字全熔了鑄銅錢和佛像。 朱怡炅想了想,說道:“木活字差不多夠用了,銅活字還是太少,可再多新鑄一些。” 雖然銅活字更貴,但貴也有貴的好處,不僅保存起來比木活字更久,而且印刷效果也的確比木活字更好,木活字遇水有概率字會糊。 呂猶龍說道:“臣已著令刊印廠,再行新鑄一批銅活字,并雕刻更多棗木、梨木活字。” 刊印廠并非只隸屬宣傳部,而是同時兼具宣傳部、皇室印刷廠的職責,平日里都是替宣傳部印刊,沒事也可以與民間商賈合作印刷。 朱怡炅看了看手中關(guān)于《永樂大典》副本到冊的名錄,不禁有些唏噓,這部還是從北京文淵閣帶回的副本。 而真正正本,早已失傳,就連另一個時空八國聯(lián)軍毀掠的也是副本。 過了幾日,朱怡炅在謹身殿接見前來朝覲的石砫馬光裕。 馬光裕是現(xiàn)任石砫宣慰使馬洪裔的孫子,而且,就是因為馬光裕的的兩個兒子,才最終導致了石砫宣慰司被改土歸流。 “石砫馬光裕拜見大明天朝皇帝陛下!” 朱怡炅微笑道:“平身,賜坐。” “謝陛下。”馬光裕恭敬起身,心中頗為欣喜,大明皇帝如此禮遇重視,那此行目的應該能夠成功。 馬光裕說道:“陛下,偽清韃子殘酷無道,致使四川民不聊生。而今王師殺入四川,川中百姓無不歡呼雀躍,喜迎王師。” 朱怡炅說道:“韃子便是韃子,四川百姓還有馬卿卻是受苦了!” 馬光裕起身,上前一步跪倒:“今朝廷天兵已至,石砫愿追隨王師天兵,懇請陛下賜予石砫宣慰使封號、印信。” 朱怡炅點頭:“看來石砫果真是我大明忠臣啊!” 馬光裕都沒起來:“今石砫忠于大明天朝,便如前明之石砫同樣忠于天朝。” 朱怡炅十分慷慨道:“如此,那便依卿例,賜石砫宣慰使司及印信。” 馬光裕欣喜若狂,連連拜謝:“多謝陛下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