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為滿清騎兵完全跟不上明軍龍騎兵,明軍龍騎兵的著甲面太少,只配備胸甲,其余部分都是沒有盔甲保護。 滿清騎兵就這么被明軍龍騎兵完全遛狗了。 胤哪怕當初撤離北京前,先跟明軍打一仗,那也能知道明軍不要臉的龍騎兵打法。就算不去效仿,至少也要想辦法反制。 哪像現在,火銃全部在步兵,騎兵只能騎射,甚至多數都拉不動強弓。火銃還是早被明軍淘汰的火繩槍,燧發槍那是想都不用想。 這要還能打贏,那純粹就是老天賞飯吃了。 額勒濟圖已經完全被打懵。 什么情況? 騎兵戰還能這么玩? 額勒濟圖本以為自己投誠歸附以后,還得跟著漢兵一起打仗,卻不想啥都不用干,只要配合收縮包圍圈,基本都是帶著本部騎兵來回跑來跑去。 然后就這么看著漢軍騎兵,用不過萬人的兵力,就將幾萬滿清騎兵給堵死在了遵化,寸步難行。 蘇珠克圖更是早就麻木,他感覺自己來不來都一樣。在滿清那邊隨軍,他的察哈爾部騎兵就是劃水的,到了漢兵這邊,還是在劃水。 那特么不是白投漢兵了嗎? 騎兵戰持續好幾天,雖然打的你來我往,但實際傷亡也就不到三千。明軍傷亡終于突破四百多人,總有那么幾支騎兵,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被清軍給咬住尾巴。 胤被惡心壞了,他的騎兵完全被堵在遵化,殺不出去。 不是他吝惜傷亡,而是明軍壓根不跟他近距離接戰。 滿清騎兵只要沖鋒,明軍龍騎兵就后撤,完全不給任何決戰機會。 胤實在受不了:“不行,不能再這么打下去,漢兵就是想與我們拖延時間,消耗我們的糧草。” 胤沉默良久:“撤吧!” “……” 胤沒有開口反駁,此前他便跟胤商議過,明軍敢如此肆無忌憚聚兵與他們開戰,那劉儒漢估摸著不是跑了就是完蛋了。 嗯,也有可能是完全掀不起風浪,結果不影響。 劉儒漢當初寫信威脅,滿清不出兵,他便不出兵。現在換作胤也一樣,劉儒漢既然不行了,那他還留在北直隸干嘛? 等著被明軍包成餃子,夾在中間打? 清代的哲里木盟,當時常有四部十旗共組一盟之說。 四部是指以科爾沁部為首的科爾沁、札賚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這四個蒙古部落 十旗包括科爾沁部左右翼共六旗、札賚特部和杜爾伯特部各一旗、郭爾羅斯部前后二旗。 1644年,科爾沁部被分為左、右兩翼,各有前、中、后三旗,共六旗。 其中由土謝圖親王掌右翼,科爾沁右翼中、前、后三旗后來又別稱為土謝圖王旗、札薩克圖王旗和鎮國公旗,并附上杜爾伯特部和札賚特部各一旗。由達爾漢親王掌左翼,科爾沁左翼中、前、后三旗后來又別稱為達爾漢王旗、冰圖王旗和博多勒噶臺王旗,并附上郭爾羅斯部前、后二旗,這樣四部十旗組成一盟,會盟地點定在今興安盟科右中旗西哲里木之地,因此定名為哲里木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