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遼東半島被明軍輕松拿下了,這才半月不到。
只不過,這一整片廣闊區域,就算把還沒歸順的岫巖廳、鳳凰城等城鎮村莊加起來,總人口能達到五萬就算頂天了。
真正的地廣人稀,苦寒之地,只能說滿清為了固步自封、維持統治,生生浪費了多少資源和土地。
僅遼寧……現在的奉天府,就有著亞洲最大鐵礦,鞍山—本溪礦區。而且雖然主要都是貧鐵礦,但卻可以支持露天開采。
明軍占據了遼東半島,經過對蓋平、熊岳兩城官吏俘虜的審問,王宗談很快得知重要軍情:
再往北走,奉天腹地的海城、遼陽州雖然也有八旗守軍,不過兵力并不比蓋州、熊岳守兵更多。而盛京沈陽八旗駐兵、人口、奴隸倒是最多,當初從北京逃走的滿清王公大臣,還有那位宣統小皇帝、太后都在沈陽城。
這要是能抓到,那可就是潑天大功,皇帝高低也得給他個封侯吧?
王宗談只略一思忖,隨即做出決斷:“傳令下去,全軍準備,咱們去打沈陽,活捉韃子小皇帝!”
副將兼龍騎兵主將唐舜忍不住問道:“那糧草怎么辦?”
先前打金州、復州、熊岳、蓋平四城都在沿海,糧草可以用海船來幫忙運輸,甚至還能用海船幫忙運兵。
雖然也成功報銷了小一千的騎兵戰馬,都長期暈船生病了。
而海城、遼陽、沈陽可都在遼東腹地,便是距離最近的海城都沒法用海船來運糧運兵。
王宗談好歹跟隨楊恭做了幾年副將,既做決斷,自然也很快想好了后續方略:“那就直接從四城百姓李征召民夫,協助大軍運輸糧草輜重。海城地處遼東腹地,我們沒法坐船過去,但韃子同樣也不可能第一時間知道蓋平的情況。兵貴神速,只要我們速度足夠快,先打海城,再取遼陽,最后直撲沈陽,就算打不下來也可以斷了韃子后路。”
這話說的相當冒險,如此孤軍深入遼東腹地,一旦情報有誤或者他們兵鋒受阻,而韃子軍隊回援,那就很有可能陷入重圍。
可同樣的,風險也與收益并存,但凡他們成功,那就是潑天的富貴。
這個時代不要講究太多的忠君愛國,就算是朱怡炅麾下的大明新軍,也都是靠著真金白銀喂出來的。
基層士卒們想要立功為家人賺取田產錢糧,就算死了也有厚重的撫恤金,而將領們同樣也都想著建功立業,加官晉爵。
這才應該是古代及至近代正常良性的軍隊體系,當年皇太極便是能做到這一點,才能成功坐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