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傳臚唱名的時間沒花太久,二甲、三甲都只唱第一名。 唱名完畢,狀元、榜眼、探花再度叩謝皇恩,隨后是殿外諸進士再謝。 禮樂奏畢,儀仗起。 宮城侍衛(wèi)、女官舉著傘蓋儀仗,引領新科進士前往奉天殿。 正常情況下,這時傳臚大典已經(jīng)結(jié)束,新科進士可以從正門離開,宮城外已經(jīng)備好寶馬,接下來便是騎馬游街。 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 不過皇帝要臨時宣見新科進士訓話,就先進奉天殿,文武百官也都還沒退場。 二百進士入得大殿,還沒看清龍椅上的皇帝。 陳弘謀這個新科狀元便帶頭跪下,余下新科進士見狀,也都連忙跟著下跪。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怡炅難得虛手一抬:“免禮,都起來說話。” “謝陛下!” 眾進士謝恩。 朱怡炅不用提醒,只看新科進士站班次序,就認出了陳弘謀、劉統(tǒng)勛、高登舉。 劉統(tǒng)勛雖是歷史名臣,但此刻在朱怡炅心中,分量早已被殿下獨占鰲頭的新科狀元陳弘謀,還有探花郎高登舉給蓋過。 朱怡炅想了想,說道:“陳弘謀,劉統(tǒng)勛,高登舉,你們且都上前來!” 三人連忙出班上前,還是按照了慣例次序站定。 朱怡炅問:“陳弘謀,廢除釀酒禁令是你殿試中的提議,這是為什么?” 陳弘謀明白是在考校自己,連忙回答:“回稟陛下,朝廷禁止民間釀酒,本意是因為民間存糧不豐。如今我大明新朝日新月異,國庫漸豐,許多省份糧食皆已日漸充盈。如此多的糧食便是國庫、地方消耗,也還有盈余。” “朝廷如此禁令,非但無法有效控制民間私釀,還會導致大量酒稅被私釀不法奪去。而且,民間釀造燒酒大多只用高粱、谷糠、豆皮這些,此并不影響民生,且于民生有利。若一味禁止百姓釀酒,則反而不利于民生之計。” 陳弘謀沒有去引經(jīng)據(jù)典跟皇帝論證,而是直接拿出實際材料。 關(guān)于民間釀酒禁令,朱怡炅同樣覺得可以解除,之所以一開始沿用,純粹是因為大明糧食不夠。 因為糧食一開始不足,所以這個民間釀酒禁令在大明地界也并未有人反對。 朱怡炅說道:“陳弘謀、劉統(tǒng)勛、高登舉,作為一甲進士,本是要授翰林院官職,但如今翰林院已廢,便先入秘書閣,觀政學習一年,屆時再行外放地方。” 先入秘書閣再外放,這可是明擺著給他們鍍金了。 現(xiàn)在誰不知道秘書閣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機構(gòu),妥妥的天子近臣。雖然品級不高,應該說干脆就沒有品級,所有秘書官都是掛著其它閑散官職。 但如今秘書閣中外放官員,最低的也都是一方知州。 “謝陛下!”三人激動謝恩。 朱怡炅又說:“其余進士,雖不用先于秘書閣當值,但外放地方為官,同樣也是前三月不得主政,先觀政三月。朕不管以前如何,今后都要如此,不懂得便多多觀政學習,若有誰圖輕松聘請師爺幕僚,那就不用繼續(xù)做官了。” “臣等謹遵陛下圣諭!” 殿下進士連忙齊聲拱手領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