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狀元郎-《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3/3)頁
“狀元郎君,陳弘謀,廣西臨桂人。”
陳弘謀不等商賈改換目標,便果斷開口說道:“在下已有妻兒,諸位不用問了。”
說罷,直接扭頭就回返客棧,也沒去呼朋喚友慶祝。
今年的新科狀元、榜眼、探花卻是境遇各不相同,探花高登舉是商賈出身,雖然有錢,但放在歷朝都是上不得臺面,光看就知道高登舉的父親有多希望他中第擺脫商賈身份。
榜眼劉統勛,妥妥的官宦世家,祖父兩代都高官顯祿,父親劉更是積勞成疾,死在任上,說一句家學淵源都不為過,中第本就是情理之中。
只有狀元陳弘謀,是真的農民出身,甚至拿不出錢來參加科考。
還是老丈人出錢資助,才有錢過來的南京。
另一時空的陳弘謀是靠著臨桂謝家資助,現在同樣如此,甚至于還直接與謝家入贅,才得到老丈人全力資助進考。
陳弘謀回到客棧后,關閉房門,隨即整理了下衣冠,這才對著紫禁城方向誠心叩頭:“臣謝陛下欽點之隆恩,必鞠躬盡瘁,襄助陛下開太宗遠邁漢唐之盛世!”
陳弘謀很聰明,一下就猜到自己這個狀元是皇帝欽點。
因為他寫的文章非常務實,甚至都敢對朝廷時政做出批評建言。
滿清剛入關時,由于缺糧,所以禁絕民間釀酒,直到乾隆年間,這個禁令才被大臣勸阻廢除。
大明新朝前些年糧食也一直不足,所以沒人顧忌到酒水的時候。陳弘謀此次卻是直接從殿試中入手,認為朝廷應該在某些富裕省份,放開酒水管制,這樣也可以利于藏富于民。
而且對民間市場經濟,也應保持寬容態度,在保護農業經濟的同時,不應對商品市場過于排斥。
只有民間市場起來了,民間經濟才能發展起來,老百姓才不至于那么窮困潦倒。
陳弘謀還悶在房里叩拜立誓,客棧樓下卻是已經熱鬧起來。
客棧掌柜已經得知自己這邊住了新科狀元,當即便以此作為噱頭:“本店出了文曲星狀元郎,凡今日來本店打尖、住店者,都不必太過擔憂。”
說罷,又交代客棧伙計:“快,把本店最好的酒水飲食都給樓上狀元郎君送去,莫要慢待了文曲星老爺。”
這邊話音剛落,便有不少食客把客棧擠了個滿滿當當。
不為掌柜說的吃飯打折,單純就是來沾沾喜氣。
科舉不僅對天下士子很重要,同樣在民間百姓心中也具備神圣地位。
朱怡炅能在活著的時候,把科舉從主要選官制度,變成選官制的一種就算不錯了。
不行了不行了,困到昏死,晚上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