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建武四年,九月初九。
會試中榜者前往紫禁城,到奉天殿參加殿試。
南北榜貢士,合計二百人。
僅從貢士人數,就能看出此次會試較之開國那會兒的會試,明顯正式了許多。
滿清貢獻進士最多的會試,同樣也是順治初年,連南明都還沒滅亡,會試更多不以選拔人才為目的,而是籠絡人心。
天未放亮,這些貢士便已在奉天殿外百官站班的廣場苦等。
這不是朱怡炅要故意折騰這些人,而是閣臣們一致要求,理由無非就是讓考生們敬畏皇權。
等了許久,總算有殿前侍衛高喊考生進殿。
這些貢士立刻來了精神,隨即會元開道,并分成南北兩榜、涇渭分明的兩撥人排隊入內。
朱怡炅要平衡朝堂,定下南北兩榜,但即使這樣,此次會試的北方貢士也還是不多。
這不是朝臣在搞小動作,而是單純按比例來算,大明在北方只有三省之地,而且受到破壞嚴重,連參加科舉的考生實際也不多。
若非如此,朱怡炅的定都選擇也不會只有南京,因為北方太殘破了,根本養不起一個首都。
不過這樣也好,現在是開國之初,朱怡炅要參與到世界殖民的游戲里,定都北京明顯不太合適,因為距離南洋太遠。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萬歲!”
兩百貢士齊刷刷跪拜皇帝,他們現在已有功名在身,可稱臣了。
朱怡炅說道:“免禮。都坐吧!”
整個奉天殿構造,遵循皇位處窄,大殿門寬,構成由小及大的喇叭回聲效果,所以皇帝聲音能容易傳到全場。
“謝陛下。”
兩百貢士齊聲謝恩,這才按照名次,依次到自己的座位落座。
劉統勛還在研墨,試卷就發下來:九月初九,臨策天下貢士。制曰:朕恭承上天明命,君此華夷,亦既有年矣!而今天下時局,百廢待興,尤以北方殘破,該當如何使北方恢復民生?
朱怡炅想讓考生暢所欲言,但內閣、禮部肯定不能這么亂來。
殿試雖然不考八股文,只考策論,但也得給考生一個統一的大方向。暢所欲言太過籠統,內閣這邊也沒辦法進行閱卷,尤其考生來自天下各省,那要避嫌的人可就太多了。
劉統勛看著考題有些發懵,這什么鬼?
會試考的是歷算、西洋、呂宋,通篇都給劉統勛一種開國雄主、野心勃勃的感覺,結果殿試居然又回歸平常,在問如何治民理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