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幾乎是快指著鼻子罵了。 “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四位閣臣當即伏身跪地,眾口齊呼。 朱怡炅懶得再說,直接說道:“此事朕意已決,都不必再勸。凡田畝過三百、戶籍超三戶之家族,不論有無罪責,是否同為主宗,一律都要拆分。” 不僅都要拆分,而且拆的相當徹底。 按朱怡炅的旨意,拆分出來的大族,至多不能擁有超過三百畝田,丁口數也不能超過三戶。 而且,為防止拆分后繼續抱團,這些拆分后的族人不能居住在同縣,至少也得相隔兩三個縣居住。 而那些牽扯到此案的地方大族,更是直接往北方三省、南方兩廣、臺彎遷居,并且家產田畝也都要抄沒充公。 如此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大動干戈了,幾乎不亞于一次大規模改革。 若非這時大明天下,老百姓普遍還是小農經濟,不可能真正杜絕地主。就算要杜絕,也不可能一次性杜絕。怕是連這三百畝地,朱怡炅都不打算留下。 依照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一個普通地主之家,至多不過十幾口人。若是衣食住行全部算在內,五十畝地就已是綽綽有余。 可以說,有起碼二百畝地,都是朱怡炅手下留情了。 沉默片刻,王禮拱手說道:“陛下,如此大動干戈,強硬施為,天下士民怕是恐有怨懟……” 朱怡炅隨即冷笑道:“若有怨懟者,一律革除功名,永不錄用。” 這么狠! 四位閣臣瞬間心頭一驚。 王禮當即明白,皇帝這不僅僅是要借題發揮,而且還是真打算動真格的了。 …… 皇帝圣旨通過大明月報迅速下發。 一時間,天下士民盡皆一片嘩然。 南京。 一處尋常酒樓包房,幾個年輕士子正在其中飲酒吃飯。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很快就有士子開口發起了牢騷。 “陛下糊涂啊!先是禁絕青樓、人牙,現在又要強行拆分我等良善之家。” “敬之兄所言甚是,不論青樓楚館,還是人牙行當。前者乃風雅之事,后者更是歷朝歷代便有。那些賤民食不果腹,自賣其身,我等出錢相買,本就正當合理。還救其一命,不說勝造七級浮屠,那也絕非惡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