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常平倉源于戰(zhàn)國時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糴,此后沿用后世王朝,其主要作用便是調(diào)節(jié)糧價、儲糧備荒。
洪武三年,老朱改置預(yù)備倉,出官鈔糴糧貯之以備賑濟,荒年借貸于民,秋成償還,取代常平倉制。
滿清沿襲,于各府、州、縣俱置常平及義、社倉,責(zé)成道員專管,每年造冊報戶部。并定倉谷糴糶之法,春夏出糶,秋冬糴還,平價出息,如遇災(zāi)荒,即以賑濟。
康熙還規(guī)定常平倉糧食要永留本境備賑,不過這個制度過了康熙就差不多爛掉了。別說永留本境,各地常平倉往往都是徒有其名,每逢饑荒賑災(zāi)必定出事。
大明這邊的常平倉基本沿用滿清,然后又在各州縣出資重修過一些,用于儲備糧荒,平抑糧價。
燕小七睜著疲憊的雙眼,臉色卻是非常不好看,低聲說道:“頭兒,昨夜我偷偷看過,安福縣的常平倉的確有問題。只一晚上的功夫,便匆匆來過三大車糧食,在往常平倉里偷運。”
詹守一雖然早有預(yù)料,卻還是被驚得眉毛顫動:“看來本縣常平倉的窟窿很大,未發(fā)災(zāi)情還好說。這一有災(zāi)情,地方馬上就坐不住了。”
說罷,又一陣?yán)湫Γ骸昂呛牵邇r買糧,倒也真舍得啊!”
徐六說道:“陛下都發(fā)月報說了,今年可能會有大災(zāi),這安福縣居然還不早做準(zhǔn)備,我若是這里的地方官兒……”
詹守一斜睨一眼:“怎么,你也想貪?”
徐六搖頭:“頭兒,我就說說,這安福縣的地方官忒蠢。既然都要做這掉腦袋的買賣,也不放聰明點。”
詹守一搖頭說道:“不是他們不聰明,而是他們太貪了。而且,能把常平倉的糧食偷出來,還要將其消化掉。這一整套環(huán)節(jié),不可能只有一個安福縣衙參與,里面必定要牽扯一個龐大的利益網(wǎng)。這么多糧食虧空,那它能賣到哪里去,才能不被懷疑,還能賣個高價?”
燕小七一怔:“頭兒,你的意思是……可這是要掉腦袋的呀!”
詹守一說道:“偷賣常平倉的糧食就不用掉腦袋了?”
徐六問道:“頭兒,那我們現(xiàn)在怎么辦?”
詹守一思忖片刻,說道:“一個安福縣便已是如此,那這整個吉安府又該如何?”
燕小七冷不丁說道:“若只是吉安府還好,就怕整個江西都……他們怎么敢的?”
詹守一說道:“這就不用我們來管了,小六子你去永新縣,小七去蓮花縣,我繼續(xù)在這安福縣盯著。切記不要輕舉妄動,先把情況大概摸清,然后便上報李大人。這等買賣不可能只有一縣參與,甚至可能還牽扯到了軍隊。如此大案,還是交給上面頭疼去吧!”
僅僅憑借一縣常平倉,三人便推斷出此必為大案。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