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馬尼拉條約》簽訂的消息還未傳回巴達維亞,荷蘭總督茲瓦爾德克龍便先一步病倒了。
與呂宋島不同,巴達維亞這個地區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終年多雨。
很多歐洲來的殖民地官員,在這邊待久了都得各種生病。
茲瓦爾德克龍強拖病體召開評議會,手握快船送回的《馬尼拉條約》,神色激動道:“先生們,這是一次偉大的勝利。我們的士兵與中國皇帝的軍隊,在菲律賓徹底擊敗了西班牙人,這將是共和國重新崛起的契機。雖然我們沒能得到宿務島,但卻得到了整個棉蘭老島。只要配合美洲殖民地,這里必將成為第二個馬尼拉!”
荷蘭現在美洲有三塊殖民地,分別是蘇里南、伯比斯、埃塞奎博。
不過,荷蘭在美洲有殖民地,可棉蘭老島卻到處都是土著,連西班牙人都沒在此站穩腳跟。
就算荷蘭全力經營,未來幾年內都不可能產生任何收益,所謂太平洋航線對荷蘭來說意義不大,純屬放長線釣大魚。
作為東印度公司代表的評議會看來,這就是賠本買賣。
唯一的好處就是,荷蘭得到了中國皇帝的友誼,而且還得到了新瓷、雪茄煙、金雞納樹的貿易壟斷權。
這才是評議會眼里,實打實的好處。
……
南京。
朱怡炅正在召集閣部重臣議事。
王禮說道:“呂宋島與琉球縣不同,雖是古地,但其上漢民太少,土著多而雜。在呂宋置州設縣不太可能,應當設立宣慰司督管羈縻。”
梁文煊點頭道:“呂宋孤懸海外,還需靠臺彎府調運錢糧,置州設縣耗費太大,當設呂宋宣慰司為妥。而且大明也可藉此由頭,趁機恢復前明的三宣六慰。”
朱承訓補充:“還應在呂宋修設驛站,以便可以隨時監察。”
商量半天,內閣幾乎全員認為應當設立宣慰司管理,就連全權負責此次出兵事宜的樞密院也這么認為。
宣慰司并非前明專利,滿清這個公認對地盤控制力最強的,也長期設立土司,對于那些偏遠化外之地同樣采取羈縻統治。
漠北、漠南設立諸盟旗,藏地則是冊封活佛,駐藏大臣還是雍正后期才設立,現在可沒有駐藏大臣的概念。
換言之,就是換湯不換藥。
別說遼東,那里的確駐軍實控,可那里本來就是滿清老家,只不過搬家了而已。
而且,前明對于藏地雖也是冊封活佛、藏王羈縻,但卻在藏地修設綿長的驛站,連接那些藏王王宮。
所謂羈縻不是真的純粹冊封一下,什么都不做就算羈縻了,前明初期對于藏地也是有著絕對的話語權的。
朱怡炅只聽了一陣,便懶得再與內閣商量了。
若只是單純冊封一個宣慰司,那他還費盡心思,籌措錢糧渡海出兵干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