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也正常,因為與鄭氏接壤的地盤,要么是廣西那些土著軍閥,他們不服明廷,也不服滿清。 要么就是云南,這里還是滿清的地盤。 而且早在一年前,云南廣南府儂氏土司嫁女與安南保樂州土司,并以轄內三蓬之地作為嫁妝,贈予安南。 雍正對云貴下旨安撫的同時,也專門對鄭氏安南主動示好,這讓鄭的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 與之相比,阮福的消息渠道就明顯比鄭的強了太多。 因為阮氏轄地是海貿中心,歐洲殖民者往返遠東進行貿易,往往都需要經過阮氏地盤作為中轉站。 阮氏正是靠著這個優勢,才得以在地狹人稀的不利條件下,硬生生扛住鄭氏的進攻,并不斷發展壯大。 而且大明開海,不少中國海商來至阮氏地盤。給阮氏帶來巨額海貿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中國最新的戰爭形勢。 正巧,阮福在真臘碰了一腦門灰,再打明顯就是持續性放血,這讓他心生退意。 歷史上,阮福祖孫三代死磕真臘,純粹是沒得選擇。他們需要湄公河的沃土發展,北上的話完全沒有大義名分。 但現在,既然有了第三條路,阮福自然也是果斷放棄。 朱怡炅同樣樂得如此,就算鄭氏跟阮氏同時稱臣,他也會毫不猶豫冊封阮氏。 無他,因為阮氏更弱,他就是要讓安南重啟內戰。 最好兩邊都打的頭破血流,兩敗俱傷。 而自己則從容收拾完國內,等鄭、阮兩敗俱傷,再出兵討伐安南,收拾殘局。 而且名正言順,因為鄭氏背離大明,向偽清胡虜稱臣。 …… 阮福澍使節團目的達成,并未立即離開,而是被留下來繼續參觀南京。 阮福澍一波來使,就成了安南王世子。 既得了天大好處,也為阮氏此后對鄭氏戰爭爭取了大義名分。 如今只是留下來在南京參觀游覽,而且年關將至,其后還能參加大明國宴。 此等殊榮,自無不可。 明廷這邊專門給阮福澍使節團安排了一個鴻臚寺通譯官作為向導,負責領著阮福澍他們在南京游覽。 不過,阮福澍其實會說漢話,甚至還讀過不少儒家經典。 這很正常,因為阮氏地盤里不僅有許多來往貿易的中國海商,甚至還有不少漢人就在此定居。 尤其一些重要港口,還有漢人在做官。 阮福新拿下的真臘河仙鎮氏軍閥,便是來自廣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