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明軍對平樂府編戶齊民,改土歸流還只是第一步。
廣西的土龍州、泗城土府、東蘭土州、土田州、歸順土州、奉議土州、恩城土州、思明土府……這些可是都不愿意歸附明軍。
因為大明不給他們土司職位,就算投降了也是要配合改土歸流。
只不過能做個地方土官補償,但不能擁有軍隊,也不能世襲。
這算哪門子的補償?
當然,這些土司既不投降大明皇帝,同樣也不順從滿清朝廷。
滿清朝廷不僅更壞,還逼著他們造反。
而且滿清朝廷也很難將手觸及到廣西,光是云貴地方造反的苗人、倮黑人他們就壓不住了。
也是羅卜藏丹津這個炮灰蠢貨打亂了岳鐘琪的部署,只能放棄云貴,優先抵御羅卜藏丹津南下。
現在的云貴地方,苗人、倮黑人等少民已經與滿清地方官府形成長期拉鋸。
陜西的雍正只能被迫做出讓步,承認這些苗人、倮黑人的獨立地位,使其成為云貴地方事實意義上的軍閥。
云貴之亂這才稍息。
僅從地盤上來看,雍正現在不比大明的地盤小,甚至算上名義歸順的額濟納土爾扈特旗、阿拉善厄魯特旗、伊克昭盟、烏蘭察布盟、歸化城土默特部,面積還要更大。
……
兩湖地方。
湖北很好治理。
作為隆科多大本營,雖是戰爭前線,但整體并未遭到太大破壞。
而且主要都是漢地,僅施南府有部分土家族分布,大明拿下以后可以從容施政改革。
土家族在前明被稱作西南諸族,清朝則稱呼其為土人、土民。
直至清末,地方志才明確稱呼其為土家族,而他們自稱為畢茲卡。
朱怡炅一看施南知府上奏“土族人”,便瞬間想到了土家族。
五十六個民族,他也就記得幾個比較好記的。其余有些甚至字都不認得,因為太生僻了。
比如倮黑族在后世叫拉祜族,就完全沒記住。
皇帝賜施南土人新名土家族。
雖然幾位閣部大臣覺得此號有些沒文化,但既然陛下開了金口,而且也無歧義,那便沿用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