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珍妮機的問世并不能完全帶動紡織業的革命,還得與飛梭配套。
可以這么理解,飛梭是加快織造效率,讓粗紗變為細紗織品,珍妮機則單純提供粗棉紗。
不過飛梭結構比珍妮機簡單多了,朱怡炅只是跟黃五描述了一下,已經有經驗的黃五不到兩天便做出了成品。
這兩樣東西投入大明的棉紡業肯定會受到沖擊,但卻絕不會像當初英國那樣受到棉紡工的暴力抵制。
無他,國情不一樣。
英國首先是個資產階級國家,這時已經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
而且其本身國土面積小,地狹人稀。
所以壓根沒多少耕地可以用來種植糧食,全靠傾銷海外殖民地,瘋狂掠奪殖民地的財富來供養本土。
這也意味著整個英國大部分人口都是工人。
珍妮機能夠與飛梭配合,極大提升棉紡效率。
不可避免,短期內必定會奪去大部分棉紡工人的工作。
直至英國發動工業革命,大量建設棉紡工廠,這個情況才有所緩解。
而中國這邊,不僅政治體制還處于封建帝制,而且不客氣的說,現階段的中國對標世界列國,確實稱得上地大物博。
棉紡織業只在江南地區才堪堪站得住腳,而且由于朝廷刻意管控,實際規模一直不大。
直到近一年,糧食漸漸豐盈才逐步放開。
而且還由于女人不便拋頭露面的傳統觀念影響,整個江南地區的棉紡作坊并沒有多少。
即便朝廷推廣珍妮機和飛梭,也不會對紡織業造成劇烈影響。
與之提高的紡織效率和產能而言,那就更不值一提,完全可以接受的代價。
現在的大明不比滿清,開海意味著廣闊的海外市場。
哪怕不搞殖民傾銷那一套,也能為大明攫取高額利潤。
不過,也僅限于大明了,若是換做原先的滿清,就算有人造出珍妮機也是基本沒用。
都特么閉關鎖國了,你提高產能有毛用,自產自銷?
……
舟山海域。
現在已經成了大明舟山漁場,這里在后世也被稱作中國四大漁場。
與之并列的還有新納入控制的渤海海域,這里暫時屬于前線,所以并不納入大明漁場范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