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到康熙還專門立了塊“治隆唐宋”碑,肯定明朝功績。 滿清這么做的目的也很簡單,除了安撫明朝遺臣的人心外,便是在維護皇權的神圣性。 …… 沈文鎬、允樣這兩個使節并未在南京多待,一切談妥以后便隨即乘船北返。 天下復歸太平。 不,并非是天下太平,至多只能算南方安定而已。 北京。 攝政王胤在安排允祥南下議和以后,也并未閑著。 他先是以攝政王令派人前往盛京實地考察,并著手統計北京城中的錢糧人口物資,隨時準備退居山海關外。 不用擔心北京城中的漢民會被搬空,因為北京城里本來就沒多少漢民。 明末多爾袞占據北京后,曾下達過一個“占城”命令,意思與跑馬圈地差不多。 即驅逐北京原住市民,改由滿清的八旗、包衣進駐。 后世如何且不論,反正現在的北京城里,是絕對沒多少漢民的。就算有漢民,那也都是漢八旗,再不濟也是包衣奴才。 真正的漢人百姓,除了進京趕考那段時間,哪有資格住在滿清皇帝的眼皮底下。 不要說張廷玉,這家伙與旗人基本差不多。只不過雍正需要他的漢人身份,才刻意壓著不與其抬旗。 要不然,哪有漢人能做到軍機大臣的? …… 山西。 大漢乾隆帝劉儒漢同樣沒等派去南京的使節團回來。 那些如同藩鎮割據一般的各路軍閥,于劉儒漢簡直如鯁在喉。 若是沒稱帝也便罷了,可他現在已然稱帝。這心態一變化,自然也就更加難以忍受。 于是乎,都沒等沈文鎬這個丞相回來。 劉儒漢完全將沈文鎬的叮囑拋之腦后,急匆匆就在山西地界發動戰爭。 那些小軍閥雖單個敵不過劉儒漢,但聯起手來……還是敵不過。 可敵不過歸敵不過,這仗一打起來,卻可以給整個山西帶來巨大破壞。 山西百姓本以為山西這邊亂世結束了,這位新皇上劉儒漢還頗有明君之象。 不僅輕徭薄賦,還學著朱怡炅把今年的夏秋兩稅都免了。 其實也是劉儒漢收不上來。 本以為日子會好過些,可哪曾想,居然山西這邊又打起來了,還一打就是大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