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軍先是在城外不遠扎營,休整了一日后。 第二日便直接發動進攻,說是攻城,但其實攻城器械全部不足,就連攻城部隊的陣型都是亂糟糟的。 唯一的優勢就是士氣極高。 邳州守將王英被嚇了一跳,他還想看看啥情況,若是明軍殺來了,那就投降的。 畢竟,能跟閃文繡混到一起,自然不可能是什么愿意死守的。 義軍現在這么快攻城,邳州也只能被迫守城。 義軍沒有攻城器械,王英也無法判斷對面是不是明軍,因為陣型太亂了,但確實是穿紅衣的。 這場仗守城方兵力不足,也不敢出全力,攻城方啥也沒有,打的完全是稀里糊涂,甚至不能算是打仗,因為傷亡也沒多少。 打了小半時辰。 林茂源實在看不下去,連忙勸王三麻子:“還請將軍先鳴金收兵,某也嘗試勸降一二,為將軍爭取時間,打造攻城器械,若是能不戰而降,省卻一場兵戈,自是最好。” 王三麻子臉上也有些掛不住,點點頭:“先生說的是。” 好不容易一陣敲鑼打鼓,把義軍召回來。 林茂源則親身前往勸降。 得知外面攻城的雜牌部隊是歸順明軍的山東義軍殘部,而林茂源又是明軍的使者,王英毫不遲疑,果斷開城獻降。 林茂源說:“將軍此番愿意改弦更張,復我漢家,陛下得知必有厚賞!” 王英連忙說道:“無妨,偽清韃子氣數已盡,這天命本就合該歸于王師大明!” 什么韃子氣數已盡,分明是自己兵力太少。 明軍在南方不斷聚兵,王英又不是瞎子,怎能察覺不到。 手下攏共不到千人,雖然運河被堵了,但這不妨礙明軍過來打他。 到時,要么他跑路,要么就投降。 跑路的話,回去誰知道會不會被朝廷責罰,他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朝廷那里有多少分量。 而且就現在這局面,這滿清還真有點氣數盡矣。 既如此,那不如獻城投降,說不得還能在新朝留個富貴。 與之相同想法的,還有海州、贛榆,甚至連山東的郯城也都跟著改旗易幟了。 明軍至此,幾乎未費多少力氣,便完全控制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