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么走私,要么當海盜,或者二者兼得。 而另一個,薩摩藩則會更直接,他們失去了琉球,又要面臨大明索要的戰爭賠款,還要與幕府結親。 這么多錢從哪里來,只能走私。 歷史上,幕府最終能真正把貿易限額控制并壟斷掉,純粹是滿清這邊也搞閉關鎖國了。 兩邊一起大搞鎖國,那效果自然出奇的好。 室鳩巢帶著使節團,跟隨李泓的船隊,一路南下先往長崎接人,再去鹿兒島給島津吉貴送信。 …… 鹿兒島。 失去水師艦隊的薩摩藩,只能靠岸防大炮防御明軍戰艦。 但岸防大炮至多防得住大型軍艦,卻攔不住型戰船還有登陸的明軍戰兵。 明軍輕松擊潰了薩摩藩艦隊,對薩摩藩更加輕視。 雖驕兵易敗,但那是在于雙方實力對等,至少也是相差不大的前提下。 明軍雖只有戰兵兩千,卻有糖藥手雷錘、開花彈這兩樣劃時代火器。 而薩摩藩紙面實力看似是七十七萬石大藩,在整個九洲島算是無敵的存在,還有個名義上的支藩佐土原藩。 紙面軍隊絕對已經超過萬人,但這只是紙面數據,鹿兒島城的島津家本部武士足輕不過三千,還都不是明軍那種職責士兵。 余下軍隊全部在各自薩摩藩的支藩分家那里,這是日本武家政權層層架空的必然結果。 援兵什么的完全不存在。 這源于島津吉貴的改革,由于島津吉貴、島津繼豐連續兩代庶子繼位。 這極大影響梁津吉貴家的統治,所以島津吉貴為了給兒子鋪路,故重新劃分了內部階級。 階級劃分意味著利益再分配,按歷史規律,肯定會有人不滿意,甚至是反對。 就連種子島家這種低級家族因為是島津吉貴的親信家臣,所以也被抬了一下。 其他島津分家,還有那些被強制分配利益的薩摩支藩自然更加不滿。唯一的好處就是,島津吉貴這個“本家”的地位提高了。 再者,此番來攻打薩摩藩的可是中國皇帝的大軍。 這意味著薩摩藩肯定打不贏,既然打不贏,那為何不保存實力,靜待戰況。 若是島津吉貴贏了,他們就出兵幫忙,事后島津吉貴也不出什么來。 要是島津吉貴輸了,那就更好了,島津吉貴更加不敢拿他們怎么樣。 甚至于有些分家還想著,島津吉貴最好就這么死在鹿兒島城,死在中國軍隊手上。 雖然還有個名義藩主島津繼豐,但島津繼豐長年患病,蝸居江戶城。 不管島津繼豐能不能回來鹿兒島,其實問題已經不大。 如此各懷心思,薩摩藩敗局已定。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