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沒辦法,該撒的謊還是要撒。 要不然,這葬送三萬大軍,也不算葬送,只是虧了一半而已,但這個責任也不是他一個小小總兵官能背得起的。 而且,他這話里好歹也是有保真的,隆大帥的水師的確敗了,也的確沒有管他們。 而反賊大軍擊敗了隆大帥的水師,怎么可能會不趁機渡江來攻呢? 自己無非就是趕在反賊渡江之前,提前開溜了而已,而且還是被將士們裹挾著跑的,屬于被迫。 且,要不是自己跑得快,真得反賊大軍渡江,集結(jié)重兵,水陸并進,自己這三萬大軍怕是都得栽在梅家洲。 “……” 戴坤聽罷,沒有說話,只深深看了一眼吳紹安。 不用說他都知道,這吳紹安肯定沒說實話。虛報戰(zhàn)況而已,誰還沒干過? 但這些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看著吳紹安那一萬多狼狽的大軍,有千把人甚至回來的那一刻,就直接倒地不起。 這一仗敗了! 必須盡快撤兵,否則,被反賊圍住,可就麻煩大了。 …… 九江城西,官牌夾渡口。 隆科多率領(lǐng)水師殘部,倉皇逃回。 官牌夾的地名由來已久,《清史稿》記載:“雍正元年,裴度擢江西巡撫。九江舊設(shè)關(guān)榷稅,后徙湖口。湖口當江、湖沖,水急,商舟時覆溺。度疏言:“九江舊關(guān),上有龍開河、官牌夾,下有老鶴塘、白水港,地勢寬平,泊舟安穩(wěn)……” 官牌夾過去也叫爛牌夾,牌就是排,夾就是灣。 這里頭還有個與觀棋爛柯相類似的傳說故事,所謂的爛牌夾里的爛說的就是這個爛。 隆大帥的水師逃回了官牌夾,戴坤、吳紹安等諸將聞訊,連忙帶著大軍前來拜見。 戴坤當面拱手勸說:“大帥,時局至此,末將以為當即刻率師回返武昌。我們在武昌還有五萬精兵,還可重整旗鼓再戰(zhàn)!” 這話說的有些過于直白。 什么重整旗鼓再戰(zhàn),且不提那五萬精兵都是未經(jīng)戰(zhàn)事的新兵,眼下又是夏季,不宜動兵。 就算他們真能彈壓住一切不利因素,強行出兵。 這明軍又不是傻子,被突襲了一次,會沒有防備? 且,他們這次東進都沒打過去,反而大軍被殺得潰敗,損兵過萬,這下次就真能打贏? 不說這些經(jīng)歷大敗的將領(lǐng)了,就算他自己都有些氣餒了。 一旁,眼見隆科多猶豫不決,吳紹安咬著牙也開口勸道:“大帥,戴總鎮(zhèn)所言有理,而今時局至此,實非人力可挽。” 第(2/3)頁